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公务员“放假半年”提议的含金量

(2011-03-13 16:49:00)
标签:

顾也力

公务员

放假

半年

中国

效能

提议

消费

杂谈

分类: 世相辣评

                                   http://www.zsnews.cn/data/photo/Backup/2011/03/13/tn_20113139333896872.jpg

 

 

                

         “一般一匹成年母马的牙齿有多少颗 ”,被某网站评为2010年度雷人考题之最。这是某国有银行招聘试题之一。

        “公务员最好放半年的假”,被网友戏称是今年“两会”最給力的提议!这是一个全国政协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相当认真而真诚地说:“我是认真的,你们记者写出来没问题,不要让公务员上那么多班,特别是政府官员要少管事,而他们休息了,既可以减少开着公务车上路,减少公费开支,又要把一年的事情在半年内办完,可以大大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公效率。我相信老百姓也是喜闻乐见的。”

           这提议提得畅快淋漓,振奋人心!公务员平添半年悠闲;国家省却无数经费。我看行!

             网上一看,却是骂声四起。“用钱赎买公务员手中的权”、“没有现实可行性”、“ 顾也力脑子进水”.......

             不知是质疑者真的智商低,还是无聊找话题,硬把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话题,一个真实而伟大而提议,泼了一头污水! 

             正话反说就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敌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效果。

              也力委员的高明之处,恰恰就体现在这里。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在这提议里多有闪现。声东击西、暗度陈仓、欲擒故纵、釜底抽薪、抛砖引玉.......

             好聪慧的招数,好睿智的思路,好良苦的用心。

             这个看起来雷人的提议,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提议隐含着百姓严肃的期待,诉说出百姓郑重的期盼:希望公务员提高效率,政府减少审批环节,减少行政支出。这俨然是一个政府机构改革的沉重重大的话题。 

        顾委员深谙中国许多领域的改革之难,所以出此曲招。

              维持公务员职业运转的行政成本畸高,已是多年痼疾。有数据显示,1978年到2005年的28年间,中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了140倍之多,所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1978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24%,接近四分之一。

             只看了这数字,就足以让人对顾也力委员的提议肃然起敬,拍案叫绝!如此消耗,那般效率,如何了得!

          提出这个建议目的是什么呢?顾也力补充说,政府的审批权限太多,应该减少审批权限,“省得公务员上班没事老是琢磨,比如一个审批环节,本来要四十个工作日,如果让他们上半年班,休半年假,他十天就办完了。所以我希望多给他们放假,只要效率上来了,工资照发。”诚哉!信哉!

          顾委员的真意是,我们的政府职能转换——从管制型政府走向高效低费的服务型政府,还没真正到位,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顾委员是在循循善诱地曲曲折折地为国谋,为民谋。

        “公务员放假半年”的提议,反弹琵琶,其中透露出的思路,颇具启发价值。行政成本过高,何不将公务员职务消费减半呢?政府权力配置过多,公务员人浮于事现象严重,何不更彻底地对权力和人员进行精简呢?让那些原本多余的权力以及冗员永远地“放假”。

         这春秋笔法,这良苦用心,这爱国情愫,可贵!可敬!

            可叹几人能够读懂,几人能够领悟!

         有人能读懂,一个叫何勇图的人解读道:“ 笔者以为,给公务员放半年假并不是真心的要给公务员放半年假,虽然建议者声称是真心,但是真心的表情恰恰折射的是不真心,实际上是现实之下没办法的无奈选择。”
          他接着领悟:“当然按常理说,公务员数量多了导致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最佳对策应当是减少公务员数量和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与约束,而不是给他们放假。不过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方面减员难度太大,国家尝试了多次,但实际效果并不佳,很多有关系的人根本减不下去;另一方面各地出台了众多提高行政效能的措施,但效果同样不佳,行政效率依旧低下。正是这种无奈的现实,迫使政协委员发出荒唐而无奈的呼吁,虽然主要目的是要提高行政效能,是要减少公务员的行政乱作为,但建议本身则是对现实无奈的讽刺”。

              此解甚合我意。

          无奈的呼吁,无奈的反讽,无奈地举动,无奈地期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