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女私奔,后继有人——这儿有“私奔胜地”啦!

(2010-10-03 07:38:03)
标签:

私奔

胜地

平乐古镇

长门赋

《凤求凰》

文君当垆

分类: 世相辣评

                        从鈥溗奖际さ剽澅暧锾糕溗奖嘉幕

 

                            

 

               男女私奔,后继有人——这儿有“私奔胜地”啦!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一曲《摸鱼儿》,写得纤秾委婉,荡气回肠,千回百转,词人对故国、故乡的情感,忠义奋发的意愿,感染着无数心灵。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词。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借用的却是一桩缠绵曲折爱情故事。

 

         李白的《妾薄命》用诗的语言,娓娓道出端的:“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阿娇失宠,冷落长门,想挽回窘境,重金求善写赋的高手司马相如,代写一文,以感动汉武帝,司马相如拿出当初拐寡妇卓文君私奔的劲头,为阿娇作了一篇《长门赋》。可怜的阿娇想借相如的生花妙笔,感动汉武帝这负心郎,可惜武帝虽然很欣赏《长门赋》的文辞,陈皇后却并未能因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倒让另一个负心汉——司马相,因了这赋,擅得文坛浪名。那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私奔故事,也愈加盛传不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做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由此,为后人留下了学习的好榜样。

      不料,千年后,这对私奔的“愤青”,竟然后继有人,大受追捧。

 

      祖国六十一岁生日当天,成都平乐古镇,扯起出一条红纸标语,毛笔写着斗大的黑字:“建议将平乐打造成‘私奔胜地’”,字体拙笨,内容却醒目雷人!附近的村民更是自豪地说:“我们这儿要申请私奔之城的名号。”

   

       标语就在景区入口处,与不远处平乐古镇的指示牌相互辉映。

 

    标语为什么写的是建议?谁在建议?出于好奇,游客向周围的村民探询这个雷人标语的由来,村民都表示不清楚是何人所为,但口口声声确认:“我们这儿要申请私奔之城的名号。”至于谁向谁申请,村民也不知道。

 

  不过,平乐古镇确实与“私奔”有联系——这里是当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的地方,古镇里的一个码头也被命名为“私奔码头”。

 

  平乐古镇管委会营销部蒲经理表示,古镇入口处的标语并非景区管委会所为,而是村民自行悬挂的,并且景区也从未申请过所谓“私奔之城”的名号。

 

        民间称不知谁挂的标语,政府忙否认属己所为,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平乐已经骚动起一股打造“私奔胜地”、“私奔之城”的浪潮!斗大的汉字写在鲜红的纸上,炫耀在光天化日之下,要说民推官否,就能敷衍了事,恐怕有点儿太小儿科了。

     曹操的阴宅正被争得头破血流,孙悟空老家被打造得风声水起,西门庆这个以淫棍,也成了不少地方拼命疯抢的旅游美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的地方,这掺和了文化,又沾上了色情的土壤,岂肯白白荒芜?

 

         这“私奔胜地”的冒出,不是私事,不是好事,也不是小事。

 

     如果说仅仅是对才子佳人留下的美好故事的记忆也就罢了,但是欲将“私奔”行为大张旗鼓地公开化,打造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旅游文化产业,显然有几分荒唐味儿。

 

         是为张扬这冲击古今道德层面的行为,还是推崇这追求个人情感的方式,似乎都不像。

 

        横看竖看,只能发现一个个字,铜臭冲天:“钱”。

 

        能哄好奇的游客到此一游,甚至能招得全国角落的私奔野鸳鸯,扑扑楞楞飞来筑巢,生根、开花、结果,岂不是可以大大拉动当地相关的消费链条,促进平乐古镇的旅游经济,增加些地方的GDP!这于游客有益,于私奔者有利,于地方经济有效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馊到家的创意,这个骚到顶的策划,不管是何人、何衙门、何官员所为,都是光着屁股拉磨——转着圈儿的丢人呀!

 

        寄语:奔小康不能靠“私奔”,想赚钱不能不要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