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城里教师该守啥礼仪?

(2010-09-17 07:29:20)
标签:

教师

礼仪

南京教育

《论语》

多彩

分类: 世相辣评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fxpl/201009/d6479a8c06dfc6ae99f0a62e398bd15b.jpg

 

 

          看《西游记》,我实在佩服了唐僧的领导艺术。

 

        读《论语》,我真的感慨孔夫子的教化理论。

 

      看到14日南京市教育局颁布的《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我顿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领悟了许多。

 

         这《礼仪建议》对教师着装提出要“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的 “六忌”;对教师的坐姿提出“五忌”:即忌争先、忌满座、忌叉腿、忌乱伸、忌先走。

 

       如忌露即不宜身穿露胸、露肩、露背、露腰以及暴露大腿的服装;忌透。即外穿的衣服不能过于单薄透明,不外穿吊带衫;忌短。即不能穿着过于短小的服装,不应将肌体部位暴露出来;忌紧。即不宜穿着紧紧地包裹自己身体的服装;忌异。忌着装过分怪异、色彩过于艳丽。另外还指出教师不能浓妆艳抹,不佩戴夸张的耳环、项链等饰物,不能染指甲和头发。

 

       这建议一面世,就如投石冲开水底天,引来了掌声,也招来了板儿砖。

 

       这15条建议,是今年3月《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实施后的一个属于细化条款,他的发布,缘于一个南京市政协委员的提案。

 

       这委员接小孩子放学,一个穿吊带衫的老师,俯身给小学生系鞋带。这委员不忍见那女教师多露的低胸,还有透过外衣窥见的内衣。于是,他心生感慨,递一委员提案,引发了这15条建议的诞生。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美称,天地君亲师,“师者,人之模范也”。“不知礼,无以立”的古训,恐怕放到现在来讲,也算是至理名言,不为过时。


      网友中有沉稳者言:“礼仪作为一种社会历史产物和人际交往艺术,既是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手段,也生动体现着个体素质与修养。教师作为“社会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概莫能外,理应在“人”的意义上,具备和呈现出礼仪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规范教师礼仪非但不是洪水猛兽,反而是职业特性的要求和教育的需要”。 

 

       这一下子,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了!教师身上承负了莫大的历史的和现实责任。教师须身正、学高、礼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神圣而重大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业都有些礼仪规定。可是,像南京市如此细密周全滴水不漏的规范,也算是呕心沥血之作。

 

        一分为二地辩证地说来 ,这南京市教育局的建议,初衷良好,动机甚佳,要求教师能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犄角旮旯,俱行为师表,动为规范,你无论如何也扣不上什么有违和谐之类罪名。

 

      不过,这建议的实施的必要性及其效果的收益率,倒是大有可商榷之余地。

 

      为什么只给取经团队里的孙悟空带了个禁锢咒,八戒、沙僧不戴,人家唐领导是因人而异地管理。

 

      孔子为何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这圣人也是要求要人人在自律的基础上,按规矩做人,以达到“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他的总则,《论语》里还有许多如何遵守礼仪的规范。这些,并不具有什么约束力。因为他知道,在礼崩乐坏的那时,单靠这礼仪规范,于事无补。

 

      这15条建议,细观各条,确有许多可取之处,如那“六忌”、那“五忌”中的一些禁忌,确实不该展现在为人师表的教师身上,但这也成不了为这建议大加喝彩的理由。

 

   毕竟礼仪之本,在“内”而不在“外”,在平时而不在临时。无论如何,仅仅靠外在“打扮”,是很难雕饰出教师的文化品味和教师仪表之美感的。”网民里毕竟有些明白人,他点出了这建议内容的本质。一个“内”“外”,就廓清了蒙在建议上的那层雾。

          

      们关注和争论的重点不应是规范教师礼仪的是与非,而应是如何让良好的教师礼仪真正积淀成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代代传承,并能成为每位教师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股芬芳。”有网友的这种看法,又转了个圈儿,把教师礼仪的规范问题,推到了原始点。只靠教师自律自省,你没有他律的东西,这个行业的整体礼仪还怎么“散发芬芳”? 

 

    给教师立了个节,说明这个职业既辛苦又无比地重要,寄予无限期望,定些规范规矩,也是应当的。但弄些个不相干的条条,想把教师塑造成一个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绝不应该是这建议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不是教师礼仪规范必备的要求。

 

    古代赏石玩石,讲究个“皱、瘦、漏、透”,时光荏苒,时代变迁,人们的欣赏观也与时俱进了,现代人赏石讲究个“形、质、色、纹”。所以,这建议里也就有了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了。继承传统,面向当今,才是制定些规范应注意的问题。至于建议里一些古代也忌,现在也该忌的东西,还是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地留着吧!一些与时尚流行有关,但与教师礼仪无甚干系的东西,也让他“嫩蕊商量细细开”地留着吧!

 

     礼仪作为一个教师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交际能力、教学水平的外在表现,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分。这礼仪的自律、敬人、适度、真诚的原则,是应当必须遵守的。

 

    规范不是教条,建议不是律令,但教师为人师表,就该努力修身养性,对得起那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称号。

 

     南京市教育局是好心,但有点儿多虑,要相信那里的教师会做好的。

 

     规范礼仪实可取,苛求拘泥不相宜。校园之内归你管,蔓延四处无道理。

 

    校内着装、仪容、举止等的规范要求,尚可理解,也是应当;但社交、聚会、上网等项建议,实在显得无理且多余。

   

    网友的议论是允许的,只要我们在挑剔中学会选择,学会汲取,就行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别让教师的世界很单调。

 

 

 

     附上的是教师礼仪建议“15条”的摘要,因我觉得可取之处不少,所以转贴在博文里了,供教师或领导教师的人看看。

  1、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

  2、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

  3、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

  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

  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

  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

  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10、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

  1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12、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13、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切忌“登门告状”。

  14、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15、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