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果真如此么?
“大棚菜”能替代得了四季应时菜么?
这一个精神的话题,一个物质的话题,值得一议。
之所以有了这样的话题,全缘于一个叫陈光标的人。
今年8月4号,两位世界顶级富翁盖茨和巴菲特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劝说40名美国亿万富翁公开承诺,捐赠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本月底,盖茨和巴菲特还要驾临中国,与50位中国富豪共赴一场“慈善晚宴”。其劝捐之意,隐隐暗含其中。
9月5日,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致信盖茨和巴菲特,称死后全捐50余亿人民币(下同)财产。他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所以,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盖茨和巴菲特的中国之行,舆论界有人鼓掌,也有人泼冷水。陈光标的“裸捐”,也是也是有人热捧,有人冷嘲。
有人直言盖茨和巴菲特的高调捐款,是一种“炫富”行为;他们在全球呼号捐款,将会形成一种“慈善绑架”之态势。有人质疑陈光标的宣称“裸捐”,是一场富人的“慈善营销”策略,是醉翁之意在乎山水间。
比尔盖茨及梅琳达基金会到底打算邀请哪50位中国富豪赴“慈善晚宴”,至今名单秘而不宣,谁也得不到实信儿。到今日为止,只是得知中国仅有两位富豪,敢接美国富豪的招: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另一个就是陈光标。
一个问号难以拉直:另48位噤若寒蝉的中国被邀请的富豪是谁?为何他们犹抱琵琶全遮面呢?为何财气冲天的富豪们在“巴比邀请”面前,顿时化作隐身人呢?
于是,网上骂声一片:中国富豪丢了中国人的脸。
其实,这也臊到了盖茨和巴菲特的脸,或者说让巴比二人洞察透了中国富豪的脸!
9月2日,在某慈善论坛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主任叶雷赶紧安抚回应:“盖茨和巴菲特最初的本意只是在他们访华办理其他事务期间,组织一次与慈善事业相关的聚会,并没有打算要说服中国富人进行慈善捐款,更不会像在美国那样,动员富人进行财富捐赠承诺。”他面对高调邀请换来的无声拒绝,只好拍着胸脯抚慰那些惊魂未定的受邀者,盖茨、巴菲特将尽快发来“亲笔信”,说明“慈善晚宴”只叙友情,不会给中国富豪“带来捐献上的压力”。
叶雷透露,“巴比”二人来华虽然不是来募捐,但也是带着任务来的。一个任务是倡导慈善理念,尤其是富人的慈善理念。另一个任务是要了解中国慈善发展的状态,了解中国做慈善比较有经验的人,对慈善问题的看法。
我听了叶雷这话,不禁替“巴比”二人松了一口气,他们的此次来华的任务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一纸邀请,极少响应,已经窥得了中国“富人的慈善理念”;一个尚未开席的晚宴,就可以洗碗刷盘撤席,就已经了解中国做慈善比较有经验的人,“对慈善问题的看法”。何必再劳他二人远涉重洋大驾光临苦口婆心,来给中国富豪布道讲经呢?
中国的一些学者倒也开通开明开心,纷纷你拍三我拍三地兴致勃勃起来。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常如是说:“从二人还未抵达中国,就已经引发了这么多的讨论来看,就已经算有功了。”清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也认为,巴菲特和盖茨来华以后,有可能并没有影响太多人进行捐赠,但如果能打动一个人,能让一个人做出捐赠行为,不管他捐赠多少,不管他用什么方式,都会是一件好事。
哎呀呀,羞杀炎黄子孙啦!48个富豪羞杀了一下,这北大、清华的研究人士又羞杀了一下!
中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美国行得通的事,在中国未必行得通。中国的民间可以用刮痧来医病,你刮到美国,要受起诉,便是一例。
我们先不要用恶意去推测中国富豪的集体失音的真实原因,单单就这场50比2的比分看,怎么也不会有得胜回朝的自豪感。
一个名“乾羽”的作者,在报上撰文:“有了陈光标的表态,中国的企业家们获得了世界的一份尊重....中国的企业家也获得了世人更多的理解。”
陈光标的表态,果真有如此重大的神效么?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无论如何也体味不出这“尊重”和“理解”,更挖掘不出这里有什么中国人的自豪感。倒是被那些连倚门卖个俏都不肯的富豪们之作态,搞得三分不解,二分丧气,一份懊恼!
话又说回来,富豪富了,慈善不慈善,是他个人的事,捐不捐,也是他个人的事。别人实在想管,也只能从道德的层面去闲说几句,没有法律强制,没有制度规定,他不捐,你待如何?他捐了,又反悔,你能如何?他诈捐,你将又如何?大约只好空空议论,泛泛腹议,愤愤指责一气罢了,真是百无聊赖于事无补的事儿!
像杀了一两个贪官,制止不了贪污腐败一样,有了一个陈光标,也推动不了中国的慈善事业。
看来,在时下的中国,榜样的力量不是无穷,而是穷无了!那大棚菜也只好在美国去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