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xgov.cn/life/life_content/attachement/jpg/site2/20100901/b8ac6fb7505d0de8499f11.jpg
洞穴标间
苦中作乐
郑州市秦岭路与西站路交叉口,密密麻麻的高压线下,3排上世纪80年代末郑州印染厂职工临时低矮的住房。整个棚户区住着100多户人家,每户面积12平方米。中间的200米的窄窄小巷,被挤得不到2米,每条巷子只有一个公厕。平房外墙,青砖裸露,2米高的房顶上铺了层石棉瓦。
这一片平房,就是64岁的陈新年生活了20余年的棚户区。厂子倒闭了,近处高楼建起了,这里成了被遗忘角落。
也许要在这里熬到寿终正寝的陈新年,自嘲自己一下子成了“穷名人”了。
一个无奈的举动,让他出名了。他耗时4年,在自家居住的棚户区院内地下6米处,挖出一个50平方米的房间。
9月初,河南当地媒体报道后,陈新年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来社会各界的热烈议论。
陈新年的老伴儿刘舒拉,接受当地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家地面上的旧房子,在女儿尚未出嫁前,这冬透寒风夏漏雨的破屋,尚能勉强容纳下一家人生活。后来有了女婿、外甥,住房就成了问题。近在咫尺的楼房每平方米5000多元,他们根本买不起。于是,当过矿工的老伴儿决定运用自己的特长,在自己家的地下给老婆和女儿挖个房子。
于是,陈新年只得望着高楼大厦,当了4年“地下愚公”,各自为战的打了4年“地道战”,也就掀起了这场地下地上的风波。
无钱买房,只好在地下打个聊以栖身的“蜗居”,不是新闻看点。陈老汉的辛酸折射出来的中国人居住窘况,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对老人的无比同情,同病相怜人的共鸣,对房地产市场的愤怒,私建房违法的指责,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五味杂陈的民生艰辛交响曲!
老人的一句话,足以催人泪下:“我挖地造个小屋,那是我需要,谁想当个老鼠钻地洞?”
无房的人们,有房的“房奴”们,“蜗居”的人们,住“胶囊公寓”的人们,还有蚁族,哪一个不在为一席栖身之处而焦头烂额地奋斗着,企盼着?
当年诗人杜甫呼天抢地悲痛:“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今天听了陈老汉这令人心酸不已的呼号,谁能不为之动容?
当有人告诉陈老汉:你私自建房(哪怕是在自家地下建房)也是违法的,土地是属于国家的。陈老汉一句话,可以算得上今年中国最雷人的语言了,他朴素而简单地问道:“国家的土地不是给国家人住的吗?”
土地不分地上地下,都是国家的,陈老汉这人与国家,能分得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适用房、公租房、商品房,无论用什么房,你总得让百姓有一个居者有其屋的环境吧?12平方米的房子(肯定不如杜甫的茅屋呢!)三代人蜗居其中,20余年的漫长熬煎,你让花甲老人怎么办?
有网友用悲愤、同情、无助的语言,评论陈新年目前的境况:地上住不起,天上住不了,地下也打击。
郑州市房管局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说,陈新年挖的地下室,肯定没有办理合法的手续,因此没有合法的产权,不受法律保护。“没有经过审批,应该说是违章建筑。”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信访处如是说。
时下疯狂的高价楼市,高得吓人的楼盘空置率,没有任何审批手续手续的别墅,让人心惊肉跳的建筑质量,合法吗?受法律保护吗?不是违章建筑吗?地上这许多明明白白的问题不去查处,现在,倒起劲儿地纠结起一个连“房奴”也当不起的无助老人的地下洞穴来了!其法何在?其理何在?其情何在?
不过,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孤案”面前,在各种媒体乐此不彼的追踪之下下,郑州有关部门也有了新的举措:“地下标间”虽违法,但官方不会强行填埋,将妥善解决;告知陈新年关于申请廉租房的消息。看来,这时目前最好的结果。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把古人的几句诗,送给有关部门、有关官员作为座右铭如何?
别让更多的陈新年们在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还过原始洞穴社会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