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声推销“高考零分作文”为了谁?

(2010-05-04 17:50:00)
标签:

教育

满分作文

隐形的翅膀

北京

零分作文

捞钱

           

爆笑高考作文书: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

 

             一部号称足以“令阅卷老师怒火冲冠,令教育专家哑口无言,令天下父母啼笑皆非,令芸芸网民爆笑吐血”的书——第三部《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目前正伴着世博会的热闹劲儿,卖得红红火火。

          要盘点近年来最具娱乐气息的图书,我以为非此书莫属,因为无数人把它当可娱且乐的段子来读的同时,也收获了深层次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第一部、第二部热销近40万册之后,现在第三部又火爆面世。让人觉得颇为吸人眼球的是,这回主编“别有用心”地把“零分作文”和“满分作文”放一起,其褒其贬,任人评说。

      在绝大部分网友视角里,这些“零分作文”“构思巧妙、文风犀利、观点另类”;而那“满分作文”,除了“华丽的文字和‘积极向上’的主题,没有更多让人感到新鲜的东西”。

         从2001年的惊人震世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开始,高考作文每年倍受人们关注,恰似华山论剑,江湖各门派纷纷亮相论争。大家在关注满分作文的同时,也对"零分作文"感到好奇。“高考就像一场热闹的春晚,满分作文是用来弘扬主旋律的,就像张也的《走进新时代》;而零分作文只是娱乐大众的,就像小沈阳演的小品《不差钱》”。费心编书的人如是说,我也深以为然。
     这书的“序言”说:无论是网上流传,还是媒体所报道的零分作文;无论是山寨版的零分作文,还是高考场上真的零分作文,都已经从批判应试教育演变为恶搞之风。但是,纵观始于2002年的零分作文,到2009年的零分作文,它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纵观零分作文,大致可分三类:一是愤世嫉俗型,激烈的言辞,点遍人世种种现象;二是玩世恶搞型,调侃社会和高考,以娱乐精神戏弄高考;三是挑战高考型,视高考如宿敌,尽显恨不食肉寝皮状。
         
 一篇满分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曾写道:“卷中有山水。”不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前人的话犹在耳畔。读书是一种感悟的过程。那一本本书就仿佛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越历史的长河,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于是我看见苏东坡在明月下起舞,高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看见梭罗独自坐在瓦尔登湖垂钓一天星河,脸上是不尽的悠然…… 
          一篇零分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这难道预示着,我一出生就是比同类更高贵的鸟儿?但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骄傲,相反却时时感到自卑?有一本书说过,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有些动物”,就是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人? 
           这两篇作文对决一番,满者未必该满得顶了九天,零者更不应零得拖了深地。孰好孰差,自有公论。

                这篇著名的高考零分作文,用一种淡淡的嘲讽语气,表达却是一个让人深思和不安的主题,因为教育资源上的得天独厚,北京的考生生来就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数惊人,这里的孩子还没考已平添很多分。”

       窃以为,这是一篇不失现实感的作文,语言平实,选材准确,叙述流畅,断断不应高挥大棒,击碎天灵盖,作文恰恰折射出了“说让人难堪的真话”和“说美丽可爱的谎言”之间的难言的无奈。    

       但高考的学生,却绝对不可能因为这些说“真话”的作文,获得高分。

      高考中能获得高分的作文似乎只有一种:格调向上、青春励志、弘扬真善美……当然,最好还有华丽的文字、海量的引用、大量的排比这类“炫技”式表演,以上那满分的翅膀扇出的就是这股风。

        当把这两篇满分和零分作文放一起时,从某种效果上讲,它更像是一场主题关乎教育的“行为艺术”,对现行的作文程式,评分标准,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暗示和辛辣的嘲讽,也搅动了现代科考制度选拔标准的论战。

           我们姑且撇开这满与零的纠缠,分析一下这种大张旗鼓叫卖这种书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隐形的翅膀”在扇动,也许才是有些积德的举止。

        所谓“零分”作文,有高考当场所作,也有考后好事者恶搞,因为还没有那么多学子有那么大的胆。 2010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一等作文的评分标准仍旧强调“思想向上”。许多高考作文空洞而乏味,说教味道浓烈,是典型的“八股文”,但谁让它们“思想积极而向上”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深谙这性命攸关之标准,他们知道如何投阅卷者所好,打造一篇高分作文意味着什么。

         结集推向市场的这真真假假的高考“零分作文”,大肆编织这搞笑文字,绝没有文化因素在内,也不含政治理由,绝不是想给莘莘学子指点迷津,舖就踏入大学殿堂的鲜花之路,我们只闻见一股股铜臭气,只听得一阵阵数钱声,只赚得一声声叹息声。

          讲点良心,抛弃恶搞,端正思路,积点阴德,这也许是那些无孔不入无钱不捞的商人的选择。

           放下浮躁,面对现实,砸实基础,努力学习,这也许是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的明智选择。

                别的,咱们老百姓管不了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