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有八大菜系,没人听说有河北菜,更没听说石家庄饭菜有什么特色。如果说石家庄没有特色菜,那绝对是石家庄人民的污辱,石家庄有引以为豪的大锅菜,就是把猪肉、粉条、豆腐、白菜、土豆凡是能吃的扔在锅一通乱烩。在家里吃根本不用盘子,把锅往桌上一蹲了事,一群人探着头,围着锅吧叽吧叽得吃,象那什么似的,没法说。
石家庄名厨刘振山,曾想振兴石家庄饮食文化,创造了一道看家菜“金毛狮子鱼”。就是用鲤鱼杀后两面批斜刀,再用剪刀剪成细丝,调味上浆拍粉,提着尾巴,下大油锅炸至成“狮子鱼”。炒制“蕃茄汁”,浇淋在“狮子鱼”身上即可。做那“狮子鱼”就是玩的刀工,有诗为证“
涔养之鱼,脍其鲤鲂。分毫之割,纤如发芒;散如绝谷,积如委红。残芳异味,厥和不同”把本该跃龙门鲤鱼用精细的刀工,整成了一副不伦不类狮子样,有点像在乞里马扎罗山脚下饿死的金毛狮王。此菜火了几天,那是为宏扬石家庄饮食文化,被市委定为政府招待必备菜,刘振山死后,“金毛狮子鱼”也随着刘振山驾鹤淡去了。
远道而来的外地人非要尝尝石家庄特色,我领着吃完大锅菜后,都翻着白眼撇撇嘴说:石家庄人不讲究吃。这包含了不会做与不会吃两层意思。尤其在讲求精致鲜美的南方人眼中,石家庄粗犷的大锅菜很原始,有点绿林的味道,适合大秤分金、大碗吃肉的好汉们。
都说石家庄原著民来自山西,当年在洪桐大槐树下集合好了,集体移民石家庄,可山西的美食忘了带,山西人扣门的传统却发扬光大。扣门的人都是从牙缝里往外剔钱,不舍得吃,慢慢得就不会吃,把吃只做为果腹的途径,而不是能给味蕾带来愉悦的过程。所以石家庄少有美食。
我说少有、就是说不是没有,离石家庄十来公里的正定,就有地方特色的八大蒸碗。那年正定朋友结婚,我去帮忙,去得早,看见了蒸碗的全过程。
老百姓在院子里砌好灶台,放上大锅煮好肉,切片装碗,放上料汤;把白菜叶卷上肉馅;把炸的焦黄的豆腐里夹上肉馅;把海带、还有其他菜蔬装碗凑成八个品种;号称八大碗,一齐上锅蒸。蒸好的肉菜肥而不腻,充满乡野粗犷豪爽的气息;素菜放肉汤蒸制,蔬而不素,多了几分朴素的野趣。比起石家庄绿林大锅菜有了本质上的飞跃!
正定古称常山,据说当年常山赵子龙就是吃了八大碗后,单枪匹马,七次杀进重围,救出甘夫人及幼主傻胎阿斗。这一战杀的赵云名震天下,曹军胆寒。张飞和赵云是哥们儿,同吃了赵云的家乡菜八大碗,原本胆肥又涨了八分豪气,立马挺枪在长坂桥断后吓阻曹军,夏侯杰被张飞大喝惊吓,堕马而亡。可惜正史里没有记载是正定猛菜八大碗的功效。
虽然河北和八大菜系不搭界,就冲着常山赵子龙和正定猛菜八大碗,石家庄差点改名叫正定!名没改省、市政府肯定要往那迁,现在赵子龙故里正大兴土木,从飞机上看,正定整个象地震后的文川。我们应该为河北自豪、为石家庄自豪、更得为子龙故里正定自豪,毕竟正定还有猛菜“八大蒸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