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津人,但我说天津话,因为石家庄纺织大院里,二十六万人多数说天津话。石家庄是个移民城市,说什么话的都有.都有自己的特点.东北话比较暴力:“干哈,小样,欠削.”北京话一个字:“油”.您了您了的嘴巴上象抹了蜜.唐山话儿音多,话尾总是第三声.唯有天津话里藏着幽默,风趣,挤兑和自嘲.
天津人见面打招呼:“您吃了吗?噢吃了,那咱再吃点去”“.还没吃了?那您回家吃去.”同样一件事说话方式,天津北京完全不一样.比如一个老头骑车带人违章了,北京交警会把车拦住,“下来,根据交通法多少多少条,处于罚款多少”.天津交警会说:“大爷您是杂技团退休的吧?骑车带人一带就是俩,您别在马路上练杂技,先下来靠边.”这就是天津话的幽默.
咱再说天津话里“妈的”出现的频繁,“你他妈,”“我他妈”.“都他妈”.实际不全是骂人.这和现在时尚的“我靠”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表示亲热:“昨晚我找你,你他妈去那了?”为了表达真挚和力度:“我他妈骗你是小狗”.为了表示团结,“要打起来都他她妈上,”天津人生气骂人和全国人民一样,都是国骂,我觉得应该改改.经常问候人家母亲不合适,改成问候父亲,生气时应该这么说:“走你父亲!”.说的有点力度。他父亲走了,你去当爸,不是一样能亲热他妈妈。
天津话里透着仗义“.哥们有事吗?有事说话.”说天津话的人,不分好坏,只分亲疏。帮朋友言行一致,为朋友两肋插刀,说到做到。天津话里有种戳得住事的劲儿。
说天津话的人喜欢挤兑自己,有时把自己糟贱的象堆泥,别人还能说嘛?别人也就伤害不了自己,挤兑自己并不让人觉的卑微,反而从平淡的生活中挤兑一丝精彩.说天津话的人扎堆就挤兑别人,凑一就互相调侃揭短,但不污辱人,拿别人找乐子.有时先把你捧起来,然后再把你挤兑的摔下去,大伙儿哈哈一笑,让被挤兑者窘迫一下,这种急智是天津话里独有的,不说天津话的人学不上来。
说天津话的人讲面子,场面上的事够朋友,讲义气.厂里一师傅病故,家在农村孩子小,哥几个一商量“这事咱不管,谁管!”“老嫂子,我们家孩子吃卜卜星,就不会让你们家吃爆米花,您回家带好孩子就行,钱不用发愁,有我们哥几个呢?”那年代都不富裕.那哥几个顶着媳妇的压力,月月凑钱往家寄.整整十五年.
说天津话的人爱吃,也会吃.。工资不高,家里要嘛没嘛,可从来不委屈自己肚子.饭店吃不起,买菜回家变着法的做,个个都能比划比划,做出的菜一点不比饭店的差,大概是因为天津人见面打招呼,最常用的“您吃了吗?”“吃嘛了”有关。
说天津话的理多,天津人见女的不问岁数,张口就是姐姐,外地女孩有点不理解,“我比你岁数大吗?”实际这和岁数没关系,是对妇女天津式的尊重.叫小姐不妥,小姐是嘛?是三陪女.还是叫大姐好.天津话比父亲大的叫大爷,小的叫伯伯,再小的叫老伯.“老”就是小.没什么人叫叔叔.天津话对人称呼,为了表示尊重,用自己孩子的称谓叫别人.他大哥.他老伯.有的干脆同辈之间称呼对方,大爷,伯伯.外人听着一头雾水.
说天津话的人好玩:,变着法的玩,夏天树凉下支桌子打麻将的,晚上路灯下打扑克下象棋,仨一群,俩一伙.说是为了省空调,实际上就是为了凑群玩.只要你嗓门别太大,就没人说你扰民.
说天津话嘴贫,喜欢逗嘴.没有天津话的贫嘴,那有马三立,冯巩,郭德刚.贫嘴里有学问,出艺术.这就是为嘛相声出在北京,火在天津.过去你在北京说的再热闹,不让天津认可,那你也是白搭.
天津话讲究有理有面,遇事天津人好讲理,把话说的头头是道,把复杂的道理,有理有据的讲明白,让你心服口服,而且倍有面子.说天津话,得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素质,有时冷不丁蹦出一句话,那道理够文豪琢磨半辈子,挤出一堆就自个能明白的大道理.
天津人说话,习惯话糙理不糙,即不想普渡众生,也不会为人师表,话损时就是给别人挠挠痒,挠舒坦了就让你哼哼,挠狠了,挠破了,还能让你说不出疼,喊不出冤。
天津的人喜欢渲染夸张,说起三峡大坝“那有嘛,小孩都能造,哪不就是放屁崩坑,尿泡和泥弄个蓄水池嘛.”说起“九一一”你美国总想当老大,老去招惹别人,这不,招灾惹祸了吧.”听天津人时评你别较真儿,他只是给无聊的生活涂点色彩.
天津话里有股子痞性,逢人说话不怯场,会来事.拿的起,放的下.搞掂个对象不在话下,用天津话谈恋爱,轻松愉快不做作,甭管那里的老丈人,保管能诱的他口若悬河,推杯换盏,最后由伯伯,升级改版成丈人.
有句老话京油子,卫嘴子.说天津话的那张嘴,绝对能和十八街大麻花,天津狗不理.并称为津门绝活.我不是天津人,但我在天津人堆里扎了几十年,身上浸润了津味.我评天津话,对错由你们来评.对了你们顶两下,我爽。错了拿砖只管拍.我撑得住.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此日志来自手机Qzone!手机访问z.qq.com,随时随地记录我心情!本服务完全免费,详情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