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抽动症治疗上,忽悠患者及其亲属的现象何时是个尽头
(2012-04-05 10:40:57)
标签:
育儿 |
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民富国强之日
在儿童抽动症治疗上,忽悠患者及其亲属的现象何时是个尽头
昨日,记者从中南医院了解到,小凯家住黄梅,父母和爷爷都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奶奶照顾他。春节前,全家人都回到家里过年,小凯每天缠着爷爷陪他玩,不愿做寒假作业。有一天爷爷发现他写作业时睡着了,狠狠骂了他一顿,父母也数落他不用功读书。寒假过后,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行为有些古怪,经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声,有时还毫无预兆地骂脏话。老师训斥他时,他都乖乖认错,但就是改不了。
小凯的母亲意识到孩子可能出了心理问题,决定带他看心理医生。中南医院儿童神经与心理疾病门诊副主任医师范静怡分析说,这个孩子属于内心敏感脆弱型,因常年见不到父母和爷爷,心里期望他们回家时多陪陪自己,结果家人严厉督促他学习,让他产生心理落差,诱发了心理疾病。小凯是患上了“抽动秽语症”,这种病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管教严格、要求完美的家庭里发病较多。
范静怡提醒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如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不要一味打骂,应该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
这篇文章无意之中揭示了在治疗儿童抽动症上,医学界普遍存在的忽悠患者及其亲属的现象。时至今日,医学对儿童抽动症的认识仍显肤浅,基本上处于可以诊断,不能治疗,连病因也解释不了。现今医学界治疗儿童多动症多选硫必利,也叫泰必利,这是一种抗精神失常的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抑制症状的作用,而对相当数量的患者其副作用十分明显。硫必利属精神剂,因用于治疗,属合法毒品。即使那些服用硫必利能抑制症状的患者,硫必利也在损伤其内分泌,以致其意向性受损,注意力分散,记忆下降,思维呆滞。对于年纪较小的患者,医学界的共识,是禁用这类药物。
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抽动秽语症?果真如范静怡医师分析所说,
这个孩子属于内心敏感脆弱型,因常年见不到父母和爷爷,心里期望他们回家时多陪陪自己,结果家人严厉督促他学习,让他产生心理落差,诱发了心理疾病。“抽动秽语症”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管教严格、要求完美的家庭里发病较多。恕我直言,范医师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小凯的病因主要是源自他的机体。
儿童抽动症秽语的特点是在最不适宜的场合和地点,以罕见的、高亢的语调,毫无道理地大声表达淫秽词语。秽语多见在交谈的初始或结尾时,内容涉及性交配、排泄、亵渎性词语。国外有人用计算机模拟儿童抽动症中秽语的形式,分析发现,秽语概率发生最多的原因设想可能与“脑功能短环路”有关,使类似秽语的相关文字高概率系列出现,产生多量秽语汇。本病患者有良好的自知力,但对秽语几乎无自制力,有时为了控制秽语的出现反而呈现连串的脏话。为了防止秽语,患者常自行修正文字或乔装字语,以解脱难堪境地。另外还有精神秽语和秽语行为。也就是说,猥亵行为往往与秽语并存,有些病人常以淫猥的手势或其它姿势代替污秽词句来表现鄙陋行为,此行为常发生在家庭中,病人直接对自己的亲人或其它家庭成员进行猥亵活动,在临床上,常见抽动秽语症患儿喜欢触摸其母亲乳房。
我在回答为什么儿童抽动症男性多于女时写道: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穿开档裤的小男孩比女孩子手淫方便。也就是说,儿童抽动秽语症的机体原因是相火妄动。
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相火”这个概念。在东方文化中,“相火”这个概念也纯属中医学。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人,不接触中医学的,对相火这个概念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但在西方文化中有与相火相近的概念,那就是原始生命力,还有弗洛伊德的里比多。
罗洛•梅认为,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性与爱、愤怒与激昂、对强力的渴望等便是主要的例证。原始生命力既可以是创造性的也可以是毁灭性的,而在正常状态下它是同时包括两方面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患心理疾病,百分之九十九是由于性。儿童抽动秽语症亦是如此。
在中医学中,相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因为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相火,但相火偏旺,又会使人致病。儿童为什么会患抽动症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火偏旺。在中医学中,相火又是一个十分难以把握的概念。中医自古有“相火难清”一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学中医的人,学了一辈子中医,搞了一辈子中医,到头来,对相火这个概念,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原始生命力的概念和里比多的概念,来了解和把握中医学的相火概念。
而今能对儿童抽动症的病因作出解释惟有养生心理学。能治愈儿动抽动症的惟有养生疗法。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民富国强之日,决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