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治疗

(2011-04-04 05:49:57)
标签:

杂谈

献给“世界孤独症日”的礼物

《拯救自闭的智慧》节选连载

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治疗

196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博士琼爱尔丝首次提出了“感觉统合”概念。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所谓感觉统合失调,即由于儿童的大脑前庭系统有缺陷,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运动平衡能力不好,听、视等能力比一般儿童差,不能自我控制,甚至健忘等现象。

临床表现: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等。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孩子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哪怕他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

1990年暑假,我带着女儿和刚满五岁的小外甥去秦皇岛度假。期间,接到北京一位朋友的电话,要我度假结束回武汉时,在北京停留几天,说是他的同事有一个孩子要我看看。

这个孩子的乳名叫小胖,那年刚满八岁,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也要胖,但反应迟钝,论智力似乎还不如我那刚满五岁的小外甥,相处没多久,他妈妈就脱口把这个事实说出来了。我劝小胖的妈妈,以后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类似伤害孩子自信的话。

据小胖的妈妈说,小胖不到两岁,他们夫妻就离婚了。小时候,还看不出来,父母离异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上学后,就看出问题来了,小胖注意力不集中,读书很吃力,每天晚上他妈妈都要辅导他学习到深夜,但他总开不了窍,每天的作业都是他妈妈帮着做的。别的孩子学习上拿红旗,他却不行,只能靠做好事,主动打扫教室里的卫生拿红旗……小胖的妈妈说到这里,禁不住落下泪来。小胖的妈妈又说,在学校,小朋友都管小胖叫大笨蛋,小胖的老师也为小胖着急,动了不少脑筋,下了不少功夫,但都无济于事。这个学期快放假的时候,小胖的班主任老师对小胖妈妈说,暑假是否带小胖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大脑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若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之前,班主任已多次劝小胖的妈妈为小胖换一所学校,说是小胖有严重的智力缺陷,不宜在正规小学学习,他自己学起来吃力,又遭同学歧视,他自己也很孤独,不利于他成长。小胖的妈妈恳切地问我:“杨教授,您是专家,您看小胖的脑子有毛病吗?”

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小胖虽然反应能力比同龄的孩子要迟钝一点,但言行举止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便肯定地对小胖的妈妈说:“小胖的大脑不会有什么问题。”小胖的妈妈还是有些怀疑,问:“您看要不要带他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我说:“没有问题,去检查什么?那样反倒会伤害孩子。”于是,我把小胖叫了过来,随手拿了一份报纸,找了一段文字,指着问小胖:“这段文字你都认识么?”小胖点点头,表示这段文字没有不认识的。我说:“你读给伯伯听听!”小胖很紧张,结结巴巴地读了两个字就停了下来,似乎没有读下去的能力,我说:“不着急,像伯伯这样慢慢读。”我示范地读了一遍,又叫小胖读。小胖停了一会儿,似乎还有些紧张,我又一连说了三遍:“别着急,慢慢读!”奇迹出现了,小胖一口气便把那段文字读完了,我连声称赞:“很好!”小胖说:“杨伯伯,我背!”我说:“那好!背给杨伯伯听。”小胖很快就把那段文字背了出来,一字不差。我连忙赞道:“好!你们在座的,有谁读一遍能背?我就不能。小胖能。谁说小胖笨?我看小胖就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当时,在座的除小胖的妈妈外,还有我的那位朋友,大家都为小胖的表现感到惊喜。我又叫小胖把那段文字写出来。小胖开始写,还是很紧张,第一笔画的歪歪扭扭,似乎写下去非常艰难,我又连说三遍:“别着急,慢慢写!” 奇迹又出现了,小胖很快把那段文字写了下来。我连忙称赞:“好!”小胖说:“杨伯伯,我默写!”我说,“那太好了!”小胖很快就把那段文字默写出来,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差。我的那位朋友看了看手表说:“前后才8分钟。”小胖的妈妈惊喜异常,连声说:“奇迹!真是奇迹!以往,他一个上午只能写四个字……”我数了一下,那段文字有37个字。我说:“小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37个字,连背带默才花了8分钟呀!”

接下两天,我便和小胖一起复习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除了语文,还有数学。我随时随地让小胖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成功,看到自己的能力,并不时地夸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离京之前,我给小胖配制了15剂养生茶,一天一剂,并把服用的方法告诉了小胖的妈妈。

同年十一月,当我应北京医学会的邀请进京开办心理门诊时,小胖的妈妈告诉我,小胖上学后,老师都感到很惊异,上课注意听讲,还能积极回答问题,这次期中考试,语文、数学都得了80多分。小胖告诉我,他服了养生茶以后,就觉得心里很平静,上课老师讲的,他都能记住。小胖的妈妈说,现在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在学校就做完了。家里来了客人,他以前总是躲着不见,现在他见客人就说:“天底下杨伯伯最有学问,杨伯伯说我聪明。”

小胖原来之所以存在语言、书写及学习上的障碍,就是因为患有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通过两天的自信训练,并服用养生茶一个疗程便痊愈了。时至今日,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小胖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外资企工作。

个案解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关怀的需要,罗杰斯认为这种需要是很重要的。关怀是在一个人生活中从有关系的人中接受到像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尊敬、认可等,换句话说,关怀就是受到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的“赞扬”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赞扬。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每个人都希望见得到肯定与赞,更何况孩子呢?多给孩子赏识与赞扬,孩子的进步将会令你大吃一惊。无数的事实证明,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成优秀的孩子;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孩子变得不上进。

赏识是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人的生理需要蛋白质,需要脂肪,而最不可缺乏的营养却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阳光、空气和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营养是赏识,赏识就是精神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

小胖不到两岁,父母离异,以致小胖最缺失的是关怀,最强烈的需求就是得到他人的赏识。而人性一大弱点就是“即刻如愿”,也就是“急于求成”。关怀的缺失会寻致小胖的焦虑,对于得到他人赏识的急于求成又导致小胖更深层的焦虑。也正是这两种焦虑导致小胖感觉统合失调、自卑和孤独。克服小胖感觉统合失调,关键就是消除这两种焦虑。小胖之所以在我面前会奇迹屡屡发生,也就是在我的特殊的训导下,小肨克服了这两种焦虑:重复念道“慢慢来”,消除小胖急于求成的焦虑;小胖稍有成绩就及时地给予赞扬,消除缺失关怀的焦虑。

这种特殊训练所取得的进步,也可能短时间消失。所以,服用养生茶,是治愈小胖感觉统合自闭症的关键。为什么?

如果焦虑已经强大得将我压倒,我就丧失了行动的可能性。所以梯利希指出:强烈的神经质的焦虑,会摧毁意向性,“摧毁我们与知识或意志的有意义的内容的关系”。

所谓意向性是指一种给经验以意义的结构。它不能等同于各种意向,而是隐藏在各种意向之下的一个层面。它是人之所以具有种种意象的能力;是我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性的想象性参与,这种想象性参与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塑造和改变自己,塑造和改变生活的能力。意向性是人的意识的核心,我相信,它同时也是健康问题的关键。

意向性是我的经验与客体对象之间的一座桥梁。意向性是这样一种意义结构,它使我们作为我们这样的主体,能够知觉和理解世界那样的客体。在意向性中,主客体之间的截然分割部分地被克服了。

压倒一切的焦虑摧毁了人对世界的知觉和想象,摧毁了人走向世界,不断地塑造和再塑造世界的能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它摧毁人的意向性。在极度的焦虑中我们不可能去希望、去计划、去许诺、去创造。我们缩回到有限自我的牢笼中,但求保存自己度过危难。人的生命力不是表现为纯粹的生物性力量,而是以种种创造性活动拓展,塑造和再塑造人的世界,正是这一事实,使意向性和生命力有机地关联在一起。因而,人的意向性就可以用来测量人的勇气。

无论是何种原因使人陷入感觉统合失调,但最本质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患者的意向性受损。对患者而言,所谓克服感觉统合失调就是要使其受损的意向性恢复。

根据养生心理学的原理,人的机体脏腑的阴阳状况决定人的意向性的有无或大小。克服感觉失调自闭症就是保持和改善人的意向性。换一个角度说,如能调和机体的阴阳,使之达到相对的平衡,就能改善人的意向性,从而实现治愈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目的。

从中医的角度讲,养生茶具有改善肝脏的工作状况,调和机体阴阳之功效。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养生茶则具有保持和改善人的意向性的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小胖服用养生茶一个疗程,达到终身治愈的原因之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