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的诊断与治疗
(2011-01-26 07:35:36)
标签:
人格解体的诊断杂谈 |
到后来,我怀疑自身存在的真实性,我发现我自己是两个分离的人
人格解体的诊断与治疗
这种类型的神经症行为,是以其虚幻感和与自我躯体和环境疏远感为特点的。因此,患者没有真实感或只感觉到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游戏,而不是现实的生活中的事件。
孙婕,女,某省重点中学高二的学生,生性聪明过人。据其父介绍,孙婕自上学以来,其母一直以她为荣,这孩子从不要大人操心,学习成绩一路拔尖。但自高一下学期开始,脾气突然变得暴躁,在家常与其母争吵。其父分析,这可能与她和班主任之间产生的冲突有关:学期中间,班主任突然把她的同桌换走,课后她也去找班主任要求换座位,遭到拒绝,觉得班主任轻视了自己,十分生气,当场就和班主任顶撞起来。放学后,班主任找她谈心,但未解决问题。孙婕回到家里,依旧愤愤不平,饭也不吃,脚也不洗,关门上床睡觉。其母感觉不对劲儿,便给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孙婕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班主任便将换座位一事告之其母。随后,其母去劝女儿,没有必要为换座位一事生气,谁知适得其反,女儿突然坐起,大骂其母“笨猪”。
这个学期以来,孙婕的情绪愈发的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毁物砸物的现象,事后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不对,但情绪上来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其父问她是什么原因突然发火,她说是由于近来常出现一种不真实感,当这种不真实感出现的时候,她就没办法控制自己。不久,其父便带她来找我。
孙婕对我说:“我发现我有两重人格的倾向,有时我会表现出外向型性格,喜欢找人说话,但有时我又表现内向型性格,几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始终都处在矛盾之中。当我表现出性格外向的时候,内心深处却极为内向,事后总是怨恨自己不该有那种行为,甚至觉得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道徳观念;当我表现为内向时,内心深处却有一股强烈的冲动,就是要找人去倾述,为此我感到非常痛苦。”
我说:“你这不叫两重人格,因为两重或多重人格的人,他通常察觉不到他自己人格的多重性。也就是说,当他呈现为李四的时候,他就忘记了他曾经充当过张三。”
孙婕说:“也许我不属于两重人格。不过,这个学期我常有虚幻感和疏远感,总觉得自我躯体与环境是疏离的,一点真实感也没有。一旦当我感觉到这种不真实感的时候,就很惶恐,就很想发脾气。”
我笑着问道:“你最早感觉到这种不真实感是在什么情况下?”
孙婕略微停了一下,说:“这个学期我和吴吉雄分在一个组打扫清洁,他是一个很内向的男生……”
我微笑地问她:“你对他的感觉怎么样?”
孙婕尴尬一笑,说:“在班上他也算得上是个帅哥,但很少说话。其实他很会说话。他喜欢找我说,每次打扫完清洁,他总是和我一起说着话回家。他曾明确地向我表白,他把我当作他唯一的朋友,我也没有表示疑异,因为我觉得和他一起说话我也很快活。突然间,他又不找我说话了,甚至也不看我一眼,就象陌生人似的。我心想随他的便,想说就说,不想说就拉倒。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突然主动找我谈,还对我有亲昵的动作……”
我插话:“是么,怎么个亲昵法?”
孙婕说:“他拥抱了我,亲吻了我。”
我笑着问:“你接受了?”
孙婕说:“我没有表示反对——但一点感觉也没有,整个人很麻木。当时,吴吉雄问我:‘有不有感觉?’我问他:‘什么感觉?’他说:‘快感。有不有快感?’我不懂,问他:‘什么是快感?’他说:‘就是心里感觉很舒服。’我还是不懂,问他:‘什么是舒服?’他好像有点扫兴,说:‘你们女人天生是个撒谎家。’我不同意他对女人的看法,说:‘我没有撒谎。’他坚持说:‘你刚才说的话就是撒谎!’我很生气,觉得男生都这么专横,猛然觉得他对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游戏,觉得自己对他失去了感觉,我似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突然有一种很强的不真实感,顿生恐惧,浑身发抖……”
我为了表示对她所说的感到理解,“嗯”了一声,期待她继续说下去。
孙婕继续说:“自那以后,当我与人接触,总试图感觉他存在的真实性,但我总感觉不到,我失去了真实感。到后来,我怀疑自身存在的真实性,我发现我自己是两个分离的人——其中一个在思想,而另一个在行动。当我感觉像这样活动时,它就如同一场恶梦;而且我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我也弄不清我是思考着的人,还是行动着的人。”
我笑着问:“你是不是感觉你的行动和你的思想很矛盾,很冲突?”
孙婕点头,说:“可以说是完全背离。比如,我正准备去吃饭,我的思想就认为吃饭是一种罪恶,人的任何欲望都是一种罪恶。”
我说:“从你说的情况来看,你已陷入了人格解体的困境。你想过没有,是什么原因?”
孙婕说:“我觉得是我父母一手造成的。我开始恨他们,我恨他们从小只知道要我学习,却从不教我怎么去与人交往,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个图虚荣又很好强的女人,找个丈夫却是个矮小的男人,虽在大学工作,但只是个实验室的工程师,去年才升高级工程师。我从小不用她操心,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拔尖,我便成了她向人炫耀的资本,逢人就夸自己的女儿怎么怎么聪明。无形中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在学习中我从不敢懈怠。随着年龄的长大,当我感到孤独,壮着胆子去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会很快想到父母,想到他们很生气的样子,于是与人交往也显得格外别扭。”
孙婕父母的态度固然是一个原因,因为它妨碍到患者长大成人后自由表达自身的柔情;但患者的虚幻感和疏远感决不是由理性因素所导致的。观其舌,诊其脉,见其舌边尖红,苔薄黄,右脉弦数,左脉细弱,即脉右强左弱,热邪下结膀胱,十之八九手淫所致。患者本人也承认,患者有手淫习惯。患者发育较早,十一岁月经初潮,之后不久就染上了手淫。本学期以来,情绪更糟,更加的孤独,更加的沮丧,更加的自卑,还异常的惶恐,有一种很强的负罪和疏离感,感觉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想逃避,手淫也更为频繁。虽然不能说手淫导致患者人格解体,但它反映了患者的机体的状况,表明患者是个性欲亢盛的女孩子。但患者又不能坦然地接纳这一点,想极力地否认它。患者虽然生性聪明,与男孩子真正感情接触时又显得很笨拙。久而久之,患者便对自身的真实存在产生了怀疑。换座位一事,患者感到被她很在乎的班主任轻视,非常生气,致使机体严重失调,以致性欲愈发亢奋,随后便引起了一系列的烦恼,直至出现人格解体。
当患者机体阴阳严重失调,首先得调其阴阳,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是无用的,因为此时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制机体。我便给患者开了一方,嘱其按方服药,一周后再诊。
一个星期后,其父又带着患者来看我。我见患者神色与一周前大不相同。其父说,按方服下一剂后,患者就静了下来,和以前一样在家很听话,没有和她妈妈再争吵。患者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上课也能静下来听讲了,只是不真实感还依然存在,不过,不像以前那么心烦。为了巩固疗效我让患着改服养生茶。并告之患者及其父亲,这种不真实感只有通过和男孩子的感情接触才能逐步消除。也就是说,只有当患者接纳了自身的柔情,并有能力去满足它时,才能获得真实感。
其父完全理解我所说的含义。患者最终走出困境,全得亏其父聪明。正好当时其父带毕业设计的学生中有一个来自北京的男孩子,身材高大,长得也帅,而且英语不错,已通了六级英语考试,其父便请他当女儿的家教老师,明为帮助女儿提高英语的口语能力,实为其女儿的心理辅导员。患者见男孩子也很中意,也愿意接触。男孩子性格也比较外向,又能善解人意,而且兴趣广泛,看的书也比较多,很善谈。患者每次与他交谈以后,都心情愉悦。经过一段无拘无束的接触后,患者终于获得了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