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入世的人
(2010-11-16 06:08:53)
标签:
潇洒入世的人杂谈 |
养生心理学家与禅者一样,重视人生开悟的体验。但他又与禅家不同,强调积极入世,勇敢地投入生活的激流,创造性地回应现实生活提出来的各种问题,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看清生活的本质,迈向成功的人生,做一个潇洒入世的人。
潇洒入世的人
养生心理学以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潇洒入世的人。
养生心理学家与禅者一样,重视人生开悟的体验。但他又与禅家不同,强调积极入世,勇敢地投入生活的激流,创造性地回应现实生活提出来的各种问题,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看清生活的本质,迈向成功的人生,做一个潇洒入世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潇洒的境界呢?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当你放下一切虚荣、成见、偏见和贪婪,甚至放下知识与经验所带来的刻板观念,看到真实的自己,你才有可能达到潇洒的境界。生活的本质是,自己必须把手中握着的“尘土”放开,然后才有可能张开你的双手,握取生命的“明珠”。我们只有放下手中紧握的一切,才有可能去工作,实现生命所赋予的潜能,这样才可能活得潇洒。
谁能成为潇洒入世的人?或者说,潇洒入世的人具有那些特征?
第一、能接纳自己。人只有在生活的空间之中,当下接纳自己,把生活本身当做目的,不要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变成手段, 这样才会发现生活的愉悦,才能成为一个潇洒入世的人。你的喜悦,必须用你自己的心去体验,而不是用别人的赞誉来编织。掌声的背后,往往就站立着一个寂寞孤独的自己。
能接纳自己的人,必然能放下一切虚荣,放下跟别人互比的念头,放下不合理的抱负水准,依照自己的潜能和环境,如如实实地过实现的生活。接纳自己的人懂得: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有顺有逆,在这一朝风月之中,免不了有失败和灾难,但他能坦然地接纳它。当他把抱怨、委屈、愤怒放下时,他即刻又勇敢高兴地站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他会得到一个新的体悟,心灵得到自由与成长。
现代人有一种通病,普遍不了解自己,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体力、经验和条件之前,便 一头栽进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之后订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过度劳累和疲惫的折磨。
人如果生活在跟别人比较当中,期待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羡慕,那就不是为自己而活。他慢慢地迷失了自己,否定了自己。成天乞讨别人掌声的人,必然是贫乏的、空虚的。于是,生活变成一种负担,而不是实现与享受;是一种无奈的苦闷,而非喜悦和充实。所以,人贵在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依照自己的本质去生活,那才有真正的喜悦。
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当一个人不能肯定自己而必须仗着权势、虚荣、占有来肯定自己时,他就显得非常脆弱,容易被物欲所迷,被挫折所激怒,被成见所蒙蔽。
第二、生活在此时此刻。潇洒入世的人是完全地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人。生活在此时此刻就是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一时刻所发生的事情中。如果你真的想领悟生活在此时此刻的实质,不妨留心观察一下小孩的活动。比如说,一个小孩能跟一只小白兔嬉戏长达半个钟头,他忘了一切,完全倾注于这只小白兔迷人的姿态,以及与小白兔嬉戏和追逐之中。当他不再和小白兔嬉戏时,就转而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接着专心地听爷爷讲故事。总之不论干什么,他总是完全沉浸在此时此刻的愉悦之中。生活在此时此刻对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同样的神奇性,因为我们每个人仍深深地保留着童心与天性。
在成年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这孩童般的神奇时刻。在这样的时刻,你心旷神怡,清静安祥,无私无畏,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像一分钟似的一闪而过;也感觉不到疲劳、饥饿、厌烦或其他困扰,完全沉浸在此时此刻的愉悦之中,以至于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如果要用现代心理学的语言来描述的话,那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全安宁的状态。
与潇洒入世的人不同,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有过偶尔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体验,而不能像潇洒入世的人那样更多地生活在完全安宁的状态。我们中有的人是在与恋人倾心交谈的时候感到这种神奇的时刻降临;有的人是在音乐会上有过心旷神怡的体验;有的人则在湖边漫步获得安宁愉悦的感受;有的妇女则在第一次怀抱初生婴儿时感受到强烈的无私无畏的体验。有位作家告诉我,当他完全陶醉于创作的时候,可以专心致志地写上几个小时。
常人总是运用特权、金钱、名誉、地位等象征物来评估生活的“成败”。如果你在追求获得足够的财富使自己永远快乐,那么你决不会获得快乐。如果这样的追求成了你生活的真正动力,那么当你获得一定数量财富时,你只会将这些财富作为你奢望的赌注,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钱财。如果你把特权、金钱、名誉、地位等理想物的追求,当作生活的目标,那么你就陷入时刻追求“成功”的泥潭之中,确切地说,这泥潭包容了一切现代神经质的症状:高度焦虑、紧张、高血压、溃疡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头痛、痉挛、突发性剧痛、心脏病以及诸如家庭关系僵化、生活松散、缺少情爱之类的感情创伤,等等。
潇洒入世的人之所以能生活在此时此刻,是因为他们能化贪婪为恬淡,不与他人比较,不把生活当做追逐的手段,不贪图名利财富,也不渴求别人的重视与赞美。他们专心致志地工作,全力以赴地进取,在生活上却知足少欲。也就是说,他们绝对不被过度的物欲所牵,不会成为欲望的奴录。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保持着清凉的心境,在恬淡中发现富足,在单纯中发现喜悦,在进取中看到光明。
第三,思想游于无穷的境域。潇洒入世的人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去体验。正所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长空就是放下一切虚荣、成见、偏见和贪婪,甚至要放下知识,放下过去经验所带来的刻板观念。当我们放下这些障碍时,我们就能让思想游于无穷的境域,智慧是空性的,就象我们必须先把双手原来握住的东西放下,然后才可能拿起现在需要提动的东西一样,读一切书不被知识所缚,才有智慧;营利资财而不被利欲所役,才有智慧。人类愚味的来源就是“放不下”。雍塞使人顽固,放不下使心智变为残废。当一个人的双手紧紧握住东西时,他就不能再做事了;当他的思想被成见、偏见、情绪困扰或被欲望所填满时,了就会变得愚笨无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只有潇洒入世者才能体验到一个潜力无限的自己。
常人的思想很难达到无穷的境域,常人的思想就像庄子所讲的那只井中之蛙。井束缚蛙的视野,常人因不能超越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的牵累,思想很难游于无穷的境域。事实上,常人的思想很难超越非此即彼观。因为权力、财富、名誉、地位要么得到,要么失去;要么荣耀,要么屈辱。
思想游于无穷的境域也许就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艺术。潇洒入世的人通常被看作是生活在高层次的。潇洒入世的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他们把世界上的每件事都看作是一种机遇,而不是可怕的或是要回避的。他们把任一次经历都看作是一次振奋和成长的机会,对新奇和神秘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对于潇洒入世的人来说,世界是一个奇迹,他们在对宇宙的惊叹中度过时光。
第四、善于体验生活。潇洒入世的人最突出特征,是把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变成为一种艺术的、富有真实内在创造性的生活。怎样把日常生活变为艺术呢?可以从下面一个故事中得到某种启迪。第八世纪的道悟,是唐朝的一位伟大的禅师。他有一名年轻的弟子,想向他学禅。这名弟子侍奉了师父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教训。有一天,他对师父说:“我跟随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未曾听你为我指示心要,为什么呢?”师父说:“自从你来到此间,我没有一时一刻不为你指示心要。”弟子应道:“请告诉我是些什么?”“你送茶来,我接;你送饭来,我受;你行礼时,我点头,我何处没有指示你心要呢?”听了之后,弟子低下头来思考师父话中的意义,这时师父又说:“你一开始思考它,它就不在那里了,你必须立刻看到它,不用推理,不用犹豫。”这些话使得弟子幡然醒悟。
把日常生活变为艺术,必须善于体验生活。潇洒入世的人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从日常生活中常人不留心的种种机遇里,看出其中所泄露的启发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可能勘破一切烦恼障碍,掌握光明的人生,在种种经历中学到教训,孕育剔透明睿的智慧。但是,什么时候能有所悟,能悟到什么,谁也无法预测。潇洒入世的人之所以能在生活上的事事物物中有所悟,则是因为他们善于体验生活。常人看起来平常的东西,他们却很容易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他们可以整天沿着海滩散步,一直沉浸在对海洋、沙滩、海风、海贝的兴奋之中,从不厌倦这种体验。
第五、童心未泯。潇洒入世的人从不以师长的面目与人交往,即使当他们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知者。潇洒入世者最厌恶以成熟者自诩,更乐意在他人而前表露内心不成熟的情感。与其他成年人相比,潇洒入世的人令人钦佩不已的地方,是他们时时流露出来的童心般的天真。
潇洒入世的人像孩童一样,能按照世界的真实面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欲望和需要看待世界。对于那些谁也不能改变的事情,他们也能像孩童一样毫无抱怨地接受它,他们知道不要无谓地在那些谁都无能为力的事情上枉费心机。免得因此而陷入惊恐或忧思之中。相反,有心理障碍的人却以他们主观的方式来知觉世界,强让世界吻合于他们的恐惧、焦虑和需要的模式。生活中,有些初涉人世的青年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欲望,他们往往会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对同事的性格不满意……而产生各种情绪障碍。
潇洒入世的人兴趣总是十分广泛,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强烈的童心般的好奇心理,像孩童一样,有旺盛的求知欲。潇洒入世者发觉在结局未定的场合是惬意的,他们花费一生中的绝大部精力去探索不熟悉的领域。伟大物理学家惠勒说过;“我喜欢了解思维的最大限度在哪里?什么是最奇特的语言?谁要是不感到自己是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摸索,谁就不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种对于陌生世界的模索几乎要了他的命。在意大利的科莫湖开会时,他独自一个爬到山边去寻找一个被古代拉丁诗人描写成“牛奶河”的喷泉。他摔了一跤,跌破了头,一个荷兰的旅游者听到了草丛里有人呻呤,才救了他。
第六,以诚等人。潇洒入世的人深知,生命就象花朵一样,只有绽放着自己本有的特质才美,才有属于自己的芳香;造作地洒上香水,不但破坏了原有自然,而且还否定了自己独一无二尊贵本色。所以,潇洒入世者从不造作,而是以诚待人,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要哭便哭,想笑便笑,从不人为地装扮自己,也不顾忌旁人的眼色,与人相待,自然真挚。
有的人为了博得别人的掌声,使劲去讨好别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苦心钻营,沽名钓誉;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人愈是想拥有尊严,维护体面,就愈失去生活的本真;愈想在别人面前建立好形象,就愈容易迷失自己,否定自己,造成心理矛盾和困扰,失去生活的自由与创造性。
以诚待人,并不是要你无休止地谈自己的问题和表白自己的心迹,这样做也会使别人感到乏味,我的意思是,当你与人相处时,你当时对自己和别人怎么想的就老老实实地怎么说。当然,不要把这个意见理解成可以对别人进行消极否定的批评。如果你新认识一个眼睛小的人,我并不希望你管他叫“鼠眉鼠眼”。为人真诚也不意味着对人评头论足,伤害人家的感情。
我所说的真诚指的是关于你自己的事情要对人诚实,要把作到真诚的注意点对着你自己。希望你昂起头来,脸上带着微笑,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这出来——包括你过去遭受的失败,在生活中走过的歧路与失误。这样做不会遭到他人的歧视,而会使别人感到你真实可信,会为你赢得朋友。
第七、富有智慧。潇洒入世的人之所以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最根本的是他们富有智慧。我们生而具有如此的秉赋,以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生活的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可贵也是最稀罕的。世界上到底有几个人能把生命这酒饮得痛痛快快的呢?事实上有资格被列为生活艺术家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啊!我们大部人都难以成为这样的艺术家,其结果是,我们把生活搞得一团糟。究其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生来就有成为生活艺术家的天赋,以及缺少发掘这种天赋的智慧。
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识是丰富的,但生活的智慧却是贫乏的。因此,许多人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做事,能赚钱,但不快乐。诚如苏格拉底所说:“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
什么是生活的智慧呢?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他手里拈着一朵花,对着大众微笑。据说,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生活的智慧说得淋漓尽致了。很明显,佛佗拈花微笑是一种意义丰富的象征性语言。佛佗手中拈着的那朵花象征着生命,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佛佗拈着花,告诉大家,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的手中,是自己掌握着自己,并应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就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下,我们接纳了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自由自在地生活,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生命的活力和创造性。
生命是短暂的,有如花开花落,它只是一朝风月而已。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有顺有逆,在这一朝风月之中,免不了要跌倒的。人不可能免于跌倒,但必须学会在跌倒中学习;人免不了有失败和灾难,但必须懂得接纳它。当我们把抱怨、委屈、愤懑放下时,我们即刻又勇敢高兴地站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我们会得到了个新的体悟,心灵得到自由与成长,那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