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压力状况的调查与结果

(2010-10-29 06:10:29)
标签:

大学生压力状况

青春保健系列谈

杂谈

马加爵之所以因为一点点小事去报复他人,精心策划谋杀自己的同学,就是因为他长时间的处于压力过大状况下,孤独、冷漠,缺乏幽默感,妒嫉心重,精神压抑,自我封闭。偶遇刺激,压力便一股劲地上升,随及压力转化为烦躁、愤怒,精神失常,甚至转化为无知的暴力行径。

青春保健系列谈(2

大学生压力状况

       的调查与结果

 我们可能根据压力反应的生理征候与心理迹象报告自我的压力情况。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的整个过程,就是在被调查者自我报告的一些压力反应的症状的基础之上,经过统计与分析之后再加以诊断确定。大学生压力状况的问卷是依据国外的有关文献以及我多年临床研究的经验来进行设计的。整个问卷包括了15个问题。

⑴经常体验到神经性抽搐或肌肉痉挛(包括眼跳)吗?

⑵你是否经常出现口干、或口苦、或经常清嗓子、或口舌生疮?(以上各项中,有一项则答是,一项都没有则答否,以下几问亦同。)

⑶你是否有时感到气闷、或呼吸加快、或心跳加快、或说话加快、或走路加快?

⑷你感到过背疼、或胸疼、或肩膀疼、或关节疼,或身体其他部位疼吗?

⑸你是否多次出现消化不良、或胃口不好、或感到气胀、或放屁吗?

⑹你常感冒吗?

⑺你是否时而感到肚子疼?

⑻你的皮肤曾无缘无故地痒吗?

⑼你是否有过便秘或较长时间的腹泻?

⑽你是否有时因情绪低落,不想与他人讲话?

⑾你是否感到过全身无力,什么也不想干?

⑿你是否有时无缘无故地想生气,想骂人?

⒀你有时是否晚上爱做梦?

⒁你对嗓音或突然震动声很容易感到惊吓吗?

⒂你发现自己有紧张性的头疼吗?

请你以是或否回答以上问题,如果被调查者回答“是”越多,他体验到压力反应的程度就越高。有关压力程度的划分可以按照以下规则:回答“是”为6个及其以上者为压力过大,回答“是”为5个的属临界状况,回答“是”为34个的为中度压力,回答“是”为12个的为轻度压力。

19975月,我对某校的288名大学生进行了压力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属于压力过大的197人,占68.4%;处于临界状况的41人,占12%;中度压力的46人,占16%;压力状况较好的,也就是处于轻度压力状态的只有4人,占1.4%

为了进一步确定压力过大划分的科学性,我们对处于临界状况的41名大学生的问卷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回答有紧张性头疼的7人,占17%;根据我多年临床的经验,仅此一项就可以确定被调查者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回答对声音很容易感到惊吓的10人,其中有1人有紧张性头疼,除去这一人,还有9人,占22%。若不是身心处于压力过大状态下,是不会对声音有如此敏感的反应的,因此,仅此一项也可以确定被调查者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回答常感冒的也有10人,其中有1人对声音极其敏感,除这1人外,还有9人,占22%;根据我多年临床经验,大多精神病患者在精神崩溃以前,都有过一段常感冒的病史,因此,仅此一项也可以确定被调查者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以上三项累计人数约占61%。此外,回答爱做梦的25人,占61%;回答胃口不好的12人,占29%;还有,回答因情绪低落,不想与他人讲话的35人,占85.4%。这说明处于临界状况的41人中,有85.4%患过沮丧症,一种轻微发作的抑郁症,剩下的6人中有4人情绪烦躁,会无缘无故地想生气,想骂人,即有慢性焦虑症的迹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回答“是”为6个及其以上的为压力过丈的规则是科学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处于临界状况的大学生,身心也处在压力过大状况下。如果将两项累计起来,就占到了被调查的大学生的82.4%

这一调查结果是否反映某校大学生的真实状况呢?1997106307月,我又对某校237名大学生进行了压力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属于圧力过大的161人,约占68%;处于临界状况的31人,占13%;中度压力的33人,约占14%;轻度压力的12人,占5%。若将压力过大与临界状况的累计起来,约占81%。两次调查的结果,大体上是相近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基本上是处于压力过大的状况下。

20044月。我又对另一所学校的351名大学生进行了压力状况的问题调查,结果发现处于压力过大状况的大学生亦超过了81%。由此,我们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基本上是处于压力过大状况的结论是科学的。

马加爵之所以因为一点点小事去报复他人,精心策划谋杀自己的同学,就是因为他长时间的处于压力过大状况下,孤独、冷漠,缺乏幽默感,妒嫉心重,精神压抑,自我封闭。偶遇刺激,随着压力一股劲地上升,压力转化烦躁、愤怒,精神失常,以致转化为无知的暴力行径。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基本上是处于压力过大状况的结论,亦可解释为什么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严重。也可解释近日震惊中外的富士康“十二连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