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仲明小屋
杨仲明小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64
  • 关注人气:15,3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010-09-16 05:47:07)
标签:

良好的思维习惯

健康养生系列谈

健康

为什么张悟本和道长李一会得势于一时,其根本的原因是世人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了解健康。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对情绪病仍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只看病而不治病。但是,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医疗现状很难。因为这种落后的医疗现状,是西方文化危机的一种体现。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西方人现在处于一种精神分裂性的无能──无能于体验情感。”

健康与养生系列谈(3)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最佳的治疗是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生活。

这里,我想谈谈思维习惯。人类生活分为三类,不同类型的生活需要不同的思维模式。

物质生活,比如学习,需要的是理性思维。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标准一般有三条。一是思维的速度,指经过多次反复练习,组成理性思维习惯的一系列的敏感性日益提高。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学习上能做到专心致志。能专心学习的孩子,坐到课桌前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考虑问题思维敏捷。 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的孩子,坐到课桌前磨蹭了半天也进不了学习状态,考虑问题思维迟钝。二是思维的质量,指思维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或者说,严禁在学习当中投机取巧、轻率马虎,养成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习惯。三是学习者本身精力充沛,持之以恒。也就是说,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坚持不懈。学习上最忌讳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七天晒网,一遇困难就萎缩不前。

世俗生活需要的是通情思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如果你想在世俗生活中如鱼得水,你必须通人情。《红楼梦》中有诗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金樱的《格言联壁》中也有“只人情也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如果你想在物质生活中成就一番事业,你必须在世俗生活中得心应手。比如,阿兰·法恩翰姆在美国《财富》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曾介绍过对贝尔实验室的一次研究。该研究试图发现,有些科学家的智力和学术水平虽然和成果卓著的同事一样,但他们为什么业绩平平。研究者对所有科学家的E-mail模式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 情感和社会技能低下的同事会受到其他同事的嫌弃和排斥, 就像在操场上, 讨厌鬼或好炫耀的孩子, 总是没人和他们玩. 所不同的只是, 在贝尔实验室里, 操场变成了“电脑聊天室”, 科学家们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不仅可以聊聊天,还可以交换重要的专业资讯,甚至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寻求指点。这项研究的结论是:有些人工作成绩平庸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孤立,而社交孤立则主要是由于不通人情、不讨人喜欢造成的。

而今的年轻人强调个性、向往自由,但对自由的理解却大多比较肤浅,甚至把个性的发展与世俗规范对立起来。世俗生活中若置世俗规范而不顾,一味地我行我素,与人交往势必起冲突,变得令人讨厌。世俗生活中不懂规范,不守礼仪,是没文化的表现,人家会说你不通人情,自然也就不讨人喜欢。

精神生活需要的是顿悟思维。顿悟思维不属于大脑,只有当你停止大脑思维,你才有顿悟思维。按中国古老而通俗的说法,顿悟思维是用肚子去思维的。听起来很不科学,事实却是如此,只有当你五脏六腑的阴阳调和时,你才能达至静心发慧。静心发慧就是顿悟思维。

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心灵自由。在精神生活中,从枷锁到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储藏于我们体内的所有精力做了适当而自然的解放,这些精力在通常的环境之中是被挤压、被扭曲的,因此它们找不到适当的管道来发挥……我所说的自由是要把秉具在我们心中一切创造性与有益的冲动自由展示出来。我们都拥有使我们快乐和互爱的能力,但我们一般对这些能力视而不见,以致我们把生活搞得很糟,甚至以自残而逃避疯狂。从枷锁到自由,它解放我们自然的精力,它防止我们疯狂或残废,并且它使我们能以快乐与爱的方式来展现我们的能力。

心灵自由乃是静心状态的真正实现,只有当一个人彻底放下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时,他才能静心。静心是从一般人所处的半睡眠状态醒觉,充分醒觉。假若能够如此,则也就意味着具有创造性……这就是说,对自己、对他人、对一切存在之物,能够反应与响应;是以我真正的、整个人的,对每个人、每个物来做反应与响应,并且是依每个人、每个物的本来样子来对他们做反应与响应。如果我们想用心理学的说法来说明心灵自由,则我要说,它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完全和他外在的真实及内在的真实一致,他对于那真实充分认知,并且充分了解。他不是凭借他的头脑,也不是用他的任何其它部分,而是用整个的人对真实的认知。他认知它,不是把它当做一个用思想去了解的客体,而是在它之内的充分的真实性中去认知它。醒觉的人对世界是开放的,是有响应性的,而他之所以能够开放和响应,是因为他不再把自己当做一个物来执着追求,因此他能放下一切,变得“真空妙有”而准备接受。也就是说,心灵自由是整个人格对真实的充分醒觉。

心灵自由就是活在静心中,活得真实,活得快活。怎样才能活得快活呢?单纯,单纯是快活的空间。远古之人,活得单纯,活得快活,也活得真实。现代人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要做到单纯很难,但也不是不能做到。现代人要活得单纯,就要断缘、收心、简事,简事是关键。如何才能做到简事呢?就是不要太精明,凡事糊涂些。

概上所述,在物质生活中,你要充分开动你的大脑,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在世俗生活中,你要通人情,守礼仪。在精神生活中,你要让你的大脑停止思考,难得糊涂。长期习练,以成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