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屁学》连载(2)连珠屁现象

(2010-08-11 05:16:36)
标签:

连珠屁现象

放屁学连载

杂谈

《放屁学》连载(2

连珠屁现象

余秋雨是一个文化人,但不是文化学家,更称不上什么大师。他致命的弱点是对概念的把握,他没这个能力,他的这一弱点也反映在他为南京钟山题写的碑文中。尤其是文化学家,把握概念的能力很重要。严格说来,文化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用起来很混乱,人们往往是在不同的文化定义下谈文化。近年来余秋雨说中华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但他不明白自己是在什么前提下谈论文化。

我们可以给文化下这样一个定义,文化就是适应,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切。在这一前提下,文化可划分为狩猎与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人类及其直系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300万年,而在99%的时间里,他们并不自己生产食物,靠狩猎与采集栖息地里的野生食物为生。只是到了12千年前,人类才开始驯养动物,栽培植物,而进入园艺农业与畜牧业社会。在299万年的时间里,人类是处于狩猎与采集的社会,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玩个痛快,其中也包括旅游。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是近二百年的事,后工业文化指的是信息社会。

你余秋雨说中华文化是农耕文化,言下之意就是中华民族还落后于世界至少二百年,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这显然是与中华民族的现状不相符的,是随意放个屁而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不是你余秋雨所说的,还封关自闭停滞在园艺农业与畜牧业社会。

如果是从科学文明的角度,或从人类不同思维模式来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那么,西方文化则属于理性的科学的文化,而中华文化则属于体验性的智慧文化。当生活在西方的人民,正在经历着西方文化的一个危机,这个危机可以被描绘为“不安”、“倦怠”、“时代病”、死气沉沉,人的机械化,人同自己、同他的同胞以及同自然的疏离。人追随理性主义,业已达到理性主义变得完全不合理性的地步。从笛卡儿以后,人就日益将思想同情感分离;人们认为只有思想才是合理的,而情感,由其本性使然,就是不合理性的。人被劈为两半,一半是知性,这被认为是真正的我(I),它要控制另一个我(me),就如同要控制自然。用知性控制自然,以及生产更多更多的货物,变成了生活的最高目标。在这个程序中,人把他自己变成了物,生命变成了货物的附属品,生活被持有所统治……西方人现在处于一种精神分裂性的无能——无能于体验情感。因此,他感到焦虑、躁郁和绝望。而拯救西方文化危机的智慧在中国的古文化中,也就是养生文化。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余秋雨被包装成中国第一文化人,被捧为文化大师,余秋雨位于浙江慈溪市桥头镇的老宅,还正经有关部门上报申请成为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各地举办杂七杂八的文化节时,纷纷请余秋雨前去捧场、讲话、题词,出现了放屁学中的连珠屁现象。结果呢,为余秋雨招来了一连串的骂声。

2009123日,余秋雨为南京钟山所作碑文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亮相,本是一件“文化盛事”,没想到引来板砖无数,众多网友批为“败笔”,甚至有历史学教授表示:“余秋雨的钟山碑文,刻在石头上,但我希望周围杂草速生,藤蔓疯长,将其遮盖;如果石质疏松,不久崩解,更是喜出望外。”言辞可谓锋利,似是“忍无可忍”。

还是先从字词、语法角度看碑文:“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初读起来似乎琅琅上口,但一个“却”字显然不妥,似乎是“只”的意思;“钟山风景,美则美矣,无奈龙虎际会,风雨苍黄,历尽浩劫,日渐颓芜。”这句话,与实际情况显然不符,“龙虎际会”所指不详,而且与前后意思相悖;“呼集物种,辟出诸多公园”,这个“呼集”,似乎还很生动,接着来一句大白话“辟出诸多公园”,一下子又“下来”了;“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正如网友指出的那样,余秋雨本意是说钟山烟霞充溢纸张,不过,从上下文来看,余秋雨分明在表扬自己的文章。网友们指责这篇碑文文理不通,文白相杂,空洞乏味,非骈非散,牛头马尾,上下脱节……余秋雨更是因这篇碑文登上了“华语世界文盲榜”的宝座。

连珠屁现象反映了我国一些地方官员没有文化,又要把自己打扮成有文化。怎么办?先把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捧成文化大师,然后把他请来,套近乎,留下点文墨,于是也就以为自己有了文化。这真是猪鼻子扦大葱──装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