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病防治与养生茶
(2010-07-25 05:29:14)
标签:
情绪病防治养生茶故事连载文化 |
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民富国强之日
养生茶故事连载(3)
情绪病防治与养生茶
在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的成长较之他们的父辈要艰难的多,而艰难的根本原因是压力过大,以及伴随压力过大所出现的情绪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年报指出,每四人便有一人会在一生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或情绪问题,预计到2020年,单是抑郁症这样的情绪病,就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事实上,我国内地现今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估计自杀不遂的每年超过百万人。研究显示,八成自杀者曾患有抑郁症。所以,投放资源去治疗情绪病,不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避免失去宝贵的生产力,给家庭带来和谐与幸福。在香港有研究显示,每五名香港人便有一名患上或轻或重的情绪病,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健康出了事;而自己察觉出了事的人,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如果患者能及早察觉情绪病的病症,寻求有效的治疗,他们绝对有机会康复,重过有生气的日子。
国外不少人调查过,情绪病多在年轻时发病,但平均要在10~20年后,患者才接受到适当治疗,期间,患者不知承受了多少痛苦,损失了多少人生机会,甚至有的白白赔上性命。一般情绪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病症,如幻觉和妄想,所以其他人不容易察觉他们患病,患者也因此经常得不到家人、同事及朋友理解。再加上人们对情绪病认识不足,患者即使饱受情绪病困扰,身体出现相关症状,如经常失眠、头痛、胸口憋闷、肠胃不适及心悸等,但自己、家人,甚至医生都误以为这只是一般身体疾病。多年来,临床经验显示情绪病患者大多走了不少“冤枉路”。他们花了许多金钱检查身体,验这验那,都找不出真正病因,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期依赖安眠药及止痛药,这不但无法根治问题,更带来记忆力衰退及精力下降等后遗症。
以中药治疗情绪病时,采用大方剂汤药的形式,显然是不适宜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因为存在着诸多不便。那么能不能精炼或简化方剂,采用饮茶的方式呢?事实上,药茶原本也是中药的剂型之一。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能解诸般药毒的茶,当是药中之上品。《唐本草》亦谓药茶有“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之功效。可见我国运用药茶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
20天,强迫症状完全消失。
刘冰,因准备研究生考试,自我感觉压力很大,出现口干、心悸、耳鸣、失眠、夜惊、头晕、头疼等症状,他得了考试焦虑症。由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到考研复习的效果,愈发加重了心理负担,焦虑程度也随之加剧。服养生茶一日之后,焦虑症状缓解,失眠、夜惊、头晕、头疼等症状消失。患者立即将这一惊喜的体验告诉了同寝室的另一位同学,据说,那位同学也得了焦虑症,而且症状比刘冰重,曾去某医院神经科看过门诊,服用过抗焦虑的药物,因副作用太大而停服。那位同学也试着服用养生茶,症状果然也有所缓解。结果,出于好奇,同寝室的其它四位同学也跟着服用起养生茶来了,他们没有焦虑症状,但因准备考研,也觉得压力较大,服后感觉注意力更集中了,脑子也更好使了,复习的效果也有所提高,更明显的是再也感觉不到以往的那种疲劳,睡眠也更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