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也会自杀
(2010-07-17 05:50:12)
标签:
成功者也会自杀杂谈 |
成功者也会自杀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以成败论英雄,正所谓“成王败寇”。而今商业社会,人们依旧“崇尚成功”。但切不可以成败论健康,在成功者中走上自杀不归路的也不乏其人。举世皆知的韩星自杀现象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韩国男星朴龙河于2010年6月30日自杀身亡,韩国娱乐圈出现模仿效应,一时间引发一股韩国自杀潮。不仅有朴龙河的女粉丝跟随他自杀、歌手卢真宇酒后跳汉江自尽未遂,7月1日晚,韩剧《土地》制作人李芝娜也在浴室用皮带上吊自杀。
在一般人眼里,充满魅力的明星,总是在接受镁光灯的照耀和粉丝们的尖叫追捧,可是为什么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呢?
娱乐圈是个特殊的职场,不仅舞台上出色的演出需要在背后付出艰辛汗水,而且在私生活上也往往要牺牲很多真我,努力为粉丝塑造一个完美的虚像。艺人身上承受的压力究竟会有多大,我们无从计算,目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明明白白讲清楚。
最近五年间,韩国娱乐圈已经有13名艺人自杀身亡,从李恩珠、张紫妍、崔真实到最近的朴龙河都曾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媒体称“韩娱圈应该拉响自杀警报”,除了呼吁给艺人更宽容的舆论空间之外,艺人自己增强抗压能力,勇敢地面对心理隐疾才是治本之道。
韩国女星崔真实于2008年10月2日凌晨6点15分(韩国时间)被发现在位于首尔束草的家中死亡,当天下午1点,韩国警方举行了简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了崔真实自杀案件的调查结果。
负责此案的警方人员表示,崔真实在自杀前一天与经纪人朴某一起喝酒,24点左右崔真实醉酒回家,向母亲抱怨“明明没有借高利贷给安在焕,为什么人们都说是我逼死他的,人们太过分了”之后,就走进卫生间并锁上了门。虽然崔真实的妈妈当时就敲门询问,不过崔真实表示自己没有事并让妈妈先去睡觉。在2日凌晨4点左右,崔真实的妈妈醒来后发现卫生间的门依然是锁着的,敲门30多分钟没有得到回应,崔真实的妈妈就想办法把门撬开,结果发现崔真实躺在浴盆中,随后崔真实的妈妈急忙联系了崔真实的弟弟,并在崔真实的弟弟赶到之前打电话向警方报案。
警方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据调查结果标明,5年前崔真实与前夫离婚后就一直有轻微的抑郁症症状,在此期间一直服用神经安定剂等药物。崔真实在自杀前曾在1日晚12点45分左右给自己的造型设计师发了一条短信,在短信中崔真实表示,“我最爱的妹妹,要是姐姐有什么万一,拜托你帮我好好照顾孩子们”。据崔真实身边的好友透露,崔真实在离婚后因抚养孩子等问题曾多次在聊天中谈起了想要死,当时她的朋友们都以为崔真实只是因为生活辛苦而随口说说并没有放在心上。对于崔真实的遗书,警方表示,没有发现可以称得上遗书的文件,之前媒体所报道的崔真实的遗书,其实是崔真实平日写下的记录。在这记录中可以看到在安在焕自杀身亡后,崔真实因为失去好友和受谣言折磨精神几乎面临崩溃。
据韩国媒体报道,著名主持人郑善姬的丈夫安在焕自杀身亡。2008年9月8日上午9时20分许,安在焕的尸首在首尔芦原区下溪一洞某住宅区胡同里停着的一辆轿车内被发现。经警察确认为自杀事件。
安在焕和郑善姬是韩国演艺界有名的“明星夫妻”。两人相识仅3个月即在去年11月闪电结婚。一度成为韩国演艺界的一段佳话。
但是安在焕在2008年开始从事其他事业中屡遭失败,因此人们以此推断自杀的原因。
安在焕的妻子郑善熙公开了丈夫自杀的原因,称安在焕自杀是因为高达40亿韩元(约2500万人民币)的高利贷。安在焕妻子郑善熙被抬往灵堂,而好友崔真实则痛哭不已瘫倒在地。
安在焕毕业于韩国著名学府──首尔大学,1996年通过MBC电视台第25期选秀进入MBC电视台。出道后不久,安在焕就频繁在多部电视剧、电影及各类电视综艺节目中露脸。对表演的执着与健康的形象很快让安在焕成为了在韩国家喻户晓的艺人。
安在焕2007年11月与著名主持人郑善姬结婚,并受到高度关注。此后,一直饱受流言蜚语的困扰。据悉,安在焕从开餐馆起步,也做过电影制作,虽然涉猎广泛但总以失败告终,经济方面一直有困难。
结婚后,还以郑善姬为代言人,做起了化妆品业,但6月便因郑善姬的“烛光言论”等负面影响而陷入困境。这段时间,还传出了安在焕郑善姬分居的消息。
安在焕还被有线电视ETN的演艺资讯节目“EnU“辞退。上月节目继续播出后,却连续失场。当时,安在焕方面的解释是“身体不适”。据悉,安在焕此后便中断了所有广播电视节目,与周围人也断绝了联系。
从表面上看,安在焕死于债台高筑和流言蜚语的困扰。实际上,安在焕是死于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作为著名主持人郑善姬的男人,过于追求成功,不堪重压,无力排解,抑郁而选择了自杀。
最近二三十年间,韩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全世界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然而,由此相伴随的是,失业率居高不下,自杀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高,出生率却逐年下降,超过一半的韩国女性不愿结婚生育。一方面是经济超常发展,收入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却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封闭与忧郁,这难道是韩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必须要付出的高昂代价?
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这种极端重视竞争的思维方式应该说是现代韩国人的集体写照。从小孩受教育的那一天,孩子们受到的教育便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得成功,如果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考上国内外的名牌大学,则意味着很难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与事业开端,其人生的挫败感将变得极为强烈。韩国学生的高强度学习压力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除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时间外,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会选择课外补习,光是首尔地区就有50万名补习教师。每周多次的补习占据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而家长也必须要为此付出每个月100多万韩元的代价。这种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一小部分小孩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提升了韩国的整体教育水平与科技实力,但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一方面,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不堪重负,直接导致结婚率与生育率的直线下降;另一方面,韩国青少年在他们的人生成张阶段,需要背负太多的期望与压力,这种期望与压力有时会让他们难以承受,因而普遍有着心理抑郁症或追求虚幻的成功的心理倾向。
对于那些没有经受过成功的人来说,他们没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也很难体验到失败的痛苦,他们会走向虚幻的世界来追求成功,这也是韩国大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那些成功进入名牌大学的人来说,他们在享受着同伴与社会的羡慕眼光时,也不得不时时警惕自己有朝一日会落后甚至失败。因为韩国人的字典里,人只分为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一旦学业不顺,事业处于低谷,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将弥漫在他们周围,不断地吞噬着他们的青春与生命。而来自社会的风言风语与苛责更是会让他们感受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大部分韩国明星的自杀背后,其实便隐藏着社会对于他们过高的人生期许以及近乎苛刻的完美人格要求。一旦他们的所作所为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迎接他们的便可能是社会舆论的疾风暴雨与愤青网民的偏激谩骂。
此外,缺乏交流与缓解压力的手段也是韩国明星自杀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悲情铸就了韩民族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极端性格,儒家思想的熏陶又造就了他们强烈的耻感文化。对于那些曾经的成功人士来说,即便遇到挫折失败,即便内心充满抑郁焦虑,但他们却不愿意向外界倾诉,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不但社会无法宽容与原谅,他们自己也会感到极度的羞耻与屈辱。当沉默超越忍受的限度时,无理性的爆发便是必然的了。
韩国这个历史上屡屡受到伤害的悲情民族,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飞速发展,依赖着的便是团结一致和这种不惜一切要成功的竞争意识,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韩国人却需要反思:成功便是一切,便能代表幸福吗?恐怕未必!每一个韩国明星自杀背后,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来源于这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极端思维方式。
有关韩国影星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也适应于我国。博士生自杀现象严重,不正是商业社会“崇尚成功”的副产品么?而今之中国,望子成龙过于心切的家长,往往会不自觉地对孩子施行过分的教育,一味地灌输。甚至过分地焦躁和不安,认为自己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四处培优,恨不得教自己的孩子一夜成为天才,做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北大、清华。当你的孩子果真实现了你的梦想,并成为这些名校的博士生时,你也许为你的教育成功感到自豪,何曾想到他日后会走向自杀。
商业社会“崇尚成功”,但不可以成功替代一切,更不能以成功替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