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心理学的诞生
(2010-06-26 05:46:04)
标签:
养生心理学诞生《再谈》连载健康 |
《再谈精神病可以治愈》连载(20)
养生心理学的诞生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情绪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困扰着人类的健康。有人估计,在那些病到足以去找医生的人们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所患疾病可能是由于情绪问题所致。有些研究者甚至指出,所有疾病都以某种方式与病人的情绪生活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焦点已演变为情绪问题。引起人们情绪紊乱的病因是什么呢?在所有西方理论中,最能解释这个问题的,莫过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情绪紊乱不是由意识引起的,而是由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即我们压抑了最有意义的经验的意识;我们内心的潜意识的实在与我们意识中对这种实在的否定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情绪紊乱。
或许,并不是弗洛伊德第一个发现了潜意识现象,但弗洛伊德却第一个以这种发现为中心建立了精神心理学体系。首先,弗洛伊德考察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不一致性。比如,我们以为我们的行为,是以爱、献身感、责任心等为动机的,而事实与此相反,却是受着权力欲、自我虐待、依赖性等潜意识的驱使。弗洛伊德的发现在于我们所认为的,并不必然与我们的存在完全一致;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可能是,也可以说常常是,与他的真实存在差异甚大,或者截然相反。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个自欺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思想能代表客观现实。事实上,我们本身内在大部分真实的东西是没有被意识到的;而许多被意识到的东西却是不真实的。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都错误地看待了真理。即使我们真诚地相信我们所意识到的一切,我们也可能是在说谎,因为我们的意识是“虚假的”,它不能揭示我们本身所固有的潜在的真正经验。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过分地相信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的感受大都是虚假的。弗洛伊德的这一思想正好和东方养生学的观念一致。佛经上有个概念叫正受,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它,就是正确感受。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所有感受,有百分之九十是不正确的。因为不正确,才使我们的心不安宁、情绪紊乱,使我们生活得矛盾、无奈、很乱、很苦。
何以我们的感受大多不正确呢?所谓感受是依赖感官,即靠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在缤纷的幻象之中,我们所认识的、所观察的都不是真实的东西,有的是一种幻象,有的是过眼云烟,有的是被扭曲了的表象。所以我们没有活在正确的感受里,因此我们也没有得到过人生的真实受用。
佛禅所追求的真正受用就是“正受”。那是一种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私欲、没有攀缘、没有冲突,离开一切执著,而达到一种统一、调和的心理状态。
起初,弗洛伊德的学说也受到学术界的抵制。在当时,心理学界是拒绝承认精神分析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因为弗洛伊德的工作在心理学家的发展上没有先例,所以这两者之间既没有彼此相匹配的东西,也没有相互重复的研究。因此心理学家在弗洛伊德的努力成果与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前辈的努力成果之间,找不到什么可以相互比较的有意义的东西。其二,弗洛伊德和他的大多数信徒都是在医学,而不是在心理学中训练出来的。这一点不仅意味着他们用不同的术语说话和思维,而且也使心理学家们坚持认为,由于他们受的训练不同,这些人都是“圈外人”。其三,早期心理学力图成为一种纯粹的科学,因而它往往以方法为中心,而精神分析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弗洛伊德的目的是努力帮助神经症病人,这种心理学同用自然科学方法来发现人类行为规律的目的是显然不同的。学院式的心理学家们都是埋头于严密的科学,寻求概念的客观性和概念的操作定义,不相信和憎恶弗洛伊德的许多概念术语,因为这些概念和术语都不能数量化,都是可诅咒的东西。然而尽管有这些分歧,我们也看到,这两种学科之间原初的那种僵硬而绝对的屏障也已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摧跨。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论述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弗洛伊德也被看作是心理学界最伟大的天才。
那么,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弗洛伊德最初断言,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儿童时代发生的创伤的性经验,而这类经验常常涉及他们自己年长的亲属对他们的性伤害,正因为如此,这些经验对他们个人而言,都痛苦到了不得不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去不可。弗洛伊德的这一断言是草率的,也是很武断的。
弗洛伊德的结论是在临床中产生的。他的病人曾经向他泄露过儿童时代类似被诱奸的经验,诱奸者通常是一个年长的亲属,多数是病人自己的父亲。弗洛伊德认为,这些被诱奸的创伤就是引起成年时神经病的病因。弗洛伊德说,他的病人非常犹豫地描述被诱奸经验的细节,并且整个情景好像含着非常现实的情感。病人往往用这样的态度详述这类事情,即好像他们实际上完全不记得这类事,好像这些事从未真正发生过。
大约在上述断言公布两年后,即在1897年,弗洛伊德经验到一种“十分秘密”的突然启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病人所描述的那些儿童时代的被诱奸的经验,实际上从未发生过。这种认识标志着精神分析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弗洛伊德开始发觉他的病人所报告的只是幻想,这对他是一次令人发晕的打击,因为他的歇斯底里理论是以这些童年时代的创伤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但是经过考虑之后,他得出结论说:他的病人的幻想是真实的。因为他们的幻想是以性欲问题为中心的,所以性欲仍旧必然是他们产生病态问题的根源。由此看来,性欲是引起神经官能症一个因素的基本命题,仍然可以原样不动地保留着。
潜意识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继弗洛伊德以后的西方心理学家们,不是没有看到潜意识发现的重要性,而是由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制约,缺乏探索潜意识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有效的语言。而这种表达细微感情经验的语言在东方养生学中却极为丰富。
这种在表达细微感情经验语言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分析的、分辨的、分别的、归纳的、知性的、客观的、科学的、概念化的、体系的、非人性的、非此即彼的等等。与这些西方的特点相比,东方思维则具有以下特点:综合的、合一的、不区分的、演绎的、非体系的、悟性的、体验性的、非推论的、整体性的等等。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西方分析的思维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真知灼见,然而对人的精神探索,我们则更需要东方思维。因为我们把人解剖分析,那样的到的东西已经不是活人的精神,而是有关死人的扭曲。也就是说,对人的认识,不能只通过语言、逻辑和分析的方法去获得,那样的到的东西只是有关人的知性的概念;对人的认识,必须用整个人对整个人的非语言知觉和体验,即只有运用东方思维才能看透人生命的本质,那样得到的东西是有关人的智慧。
当我们运用东方语言与东方思维来解释潜意识现象时,一门新的学科诞生了,这门新学科就叫“养生心理学”。
养生心理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直接影响人的思维、情绪与行为。也就是说,在影响潜意识作用的所有因素中,机体阴阳失调是最本质的因素。用西方人比较习惯的一种说法,即心理疾病的症候是患者机体脏腑阴阳失调的状态函数。也就是说,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必须保持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在精神活动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造成阴阳不平衡,就会产生不正常的病理现象,即出现“邪入于阳则狂,入于阴则癫”,“癫多喜而狂多怒,脉虚者可治,实则狂,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以及“痰热蒙闭清窍,神不守舍,舍空而痰热居之,痰火上炎,故彻底不寐。痰蒙心则多疑,时闻申申之詈”。此时,任何心理治疗的方法及自我调节的方法都无法改善患者的症状,在患者自身看来,也觉得像是被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魔力无边的妖孽控制,或者觉得像是鬼魅缠身,难以解脱。惟有改善患者阴阳失调的状况,使之达到阴阳和平,方可消除患者所有症状,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另一方面,引起机体脏腑阴阳失调的因素很多。首先,人体阴阳受日月、星辰、四时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老也会影响人的脏腑的阴阳,尤其是生长发育比较显著的时期,人的阴阳也极容易失调;生活失于规律,或以妄为常,也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还有,情绪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反过来,过激的情绪激动又会伤及五脏,正所谓“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除以上诸因素外,环境的压力、精神的紧张、思维的冲突、生活中的挫折、文化的冲突、教育的缺陷、思维的习惯以及家庭不幸,等等,都会引起人体脏腑功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