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精神病可以治愈》连载(19)养生疗法

(2010-06-20 06:05:38)
标签:

养生疗法

《再谈》连载

健康

《再谈精神病可以治愈》连载(19

养生疗法

自弗洛伊德开创心理治疗以来,时至今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有一种令人满意的心理疗法。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心理疗法能让患者狂乱的心静下来。所以整个世界都是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来抑制患者的症状。

美国知名学者约翰•辛德勒在其所著《情绪是健康的良药》一书中写道:“作为一个医生,不应该在长期行医的过程中养成应付差事的习惯和处事方法,更不应该只看病而不治病。例如,仅仅告诉病人‘你没有什么毛病,你的问题是由情绪产生的’,或者对病人敷衍塞责:‘这是由于你神经紧张造成的’,这样不仅让病人感觉不好,还含激怒他们,使其产生对立情绪。而患者必定会去寻找另外一医生看病,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病人终究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诊治。”

养生疗法的问世,可以说是心理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惟有养生疗法可以让患者狂乱不安的心静下来,也就是说,养生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做到勿言,达至静心发慧的目的。养生疗法从根本上克服了只看病而不治病的恶习,养生疗法的实践表明:精神疾病不再可怕,是可以治愈的。所以我说,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中国民富国强之日。

何谓养生疗法?养生疗法就是依据养生心理学的理论所创立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与其他心理疗法不同,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中医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养生疗法就是吸取中医学与心理学的成就,把中医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所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庄子是说,懂得自然规律容易,达到忘言境界难。悟道而忘言,能静心发慧者,活得自然,活得真实。了解规律把它用语言说出来,那是人为的表象,并非真实。远古时候的人,能够做到忘言,活得真实,没有人为的做作,活在智慧中。

现代人能精通古之道术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远古时的人,生活在那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无须特别的训练,就通古之道术。

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识是丰富的,但生活的智慧是贫乏的。因此,许多人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做事,能赚钱,但不快乐。诚如西哲苏格拉底所说:“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保证自己活得有创意,能带来光明的人生。

那么,相对远古时的人,为什么现代人的生活智慧是贫乏的呢?我以为,这是因为远古时的人把生活本身当做目的,而现代人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变成手段。人只有在生活的时空之中,当下接纳自己,把生活本身当做目的,不要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变成手段。这样才会发现生话的妙悦,才能看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圆满。你的喜悦,必须用你自己的心去体现,而不是用别人的赞誉来编织。掌声的背后,往往就站立着一个寂寞孤独的自己。

也就是说,而今常人要做到勿言都很难,若想帮助心陷困境的病人做到勿言,能行么?

养生疗法的实践证明:将“古之道术”应用于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做到勿言,获得智慧,走出困境是可行的。

无论你运用什么方法,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让患者狂乱的心能静下来。患者之所以前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是因为他心不安,狂乱得很,心理医生的职责,就是要使患者狂乱不安的心安定下来,达至静心的目的。

美好的生活似乎不是任何一种固结的状态,它不是一种美德状态,或满意、无忧虑、幸福等状态。美好的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美好生活的方向是整个机体选定的,这一过程似乎包含一种对经验愈益开放的态度。美好的生活不需要我们搅尽脑子想个不停,相反,需要我们保持一分“静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