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绪病的危害不容忽视

(2010-03-18 16:02:13)
标签:

情绪病的危害

祁阳二女生跳楼

养生疗法

健康

情绪病的危害不容忽视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称:315日,小雨过后的永州市祁阳县甘泉路刮起刺骨的寒风。

重庆酸辣粉店前的大槐树下,插着半根没烧完的香。20天前,祁阳二中高二347班的一名女生因为不堪学习压力,从宿舍四楼的阳台上跳下……

令人震惊的是,高二女生跳楼自杀3天以后,相同的惨剧在相隔不到20公里的祁阳县四中重演。为何短时间内祁阳连续发生两起学生自杀事件?什么样的压力让这些年轻人轻易地选择了死亡?是学校的管理出现问题,还是现在的中学生意志薄弱?记者赶赴祁阳,对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调查。

记录

时间:2010226日凌晨

  地点:祁阳县二中女生宿舍楼

逝者:祁阳县二中高二347班女生黄玉萍

16岁花季女孩凌晨从宿舍楼只身跳下

今年226日凌晨4点,祁阳县甘泉路桂林米粉店的张老板像往常一样出摊。

打开门的一瞬间,他差点没有叫出声来,只见门前躺着一名白衣女孩,一动不动,身下的血迹触目惊心。张老板壮着胆子凑了过去,但发现女孩子的身体已经冰凉,没有了呼吸。

祁阳警方很快封锁了现场。经法医检验,女孩死亡时间应该在1小时以前,而死者的位置上方正是祁阳县二中女生宿舍。很快女孩身份得到确认,她叫黄玉萍,今年16岁,是祁阳县二中高二347班学生。

对于小黄的死亡,警方调查结果为“自身因素引起的意外死亡”,并认为其可能患有忧郁症。

遗书称生活学习太累了

  “生活太累了,学习太累了,死了就算了……”民警在事发大楼的阳台上还发现了一份遗书。这是女孩自杀的直接证据,也是她告诉家人为何选择自杀的原因。

  与黄玉萍熟悉的同学的说法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警方的调查结果。“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但是性格比较孤僻,平常很少与同学沟通,经常一声不吭坐着。”据小黄生前好友阿莲介绍,出事前一天,学校公布了上学期期末考试分数,黄玉萍在本班的分数排名跌到了五十多名,为此她大哭了一场。

“家庭压力也是她走向不归路的重要原因。”阿莲表示,为了考大学,小黄家里借了不少钱,成绩的下滑让她感到十分愧疚。

小黄的母亲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就别回家啦。”一位熟悉小黄家庭情况的老师告诉记者。

  记录

  时间:201031日下午

  地点:祁阳县四中教学楼

  逝者:祁阳县四中高三330班女生何超男

  她当着许多人从五楼纵身而下

  谁也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又一个年轻的生命走了。

  31日下午2时,祁阳县四中高三330班优秀学生何超男,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走进教室参加读报活动。此时,她正独自一个人站在学校的操场边发呆。作为学校“尖子生”的何超男表现出厌学情绪,很快传到了学校政教处,女生指导员杨晓玲为此专程找到何超男“谈心”,就在两人分手5分钟后,何超男在近百师生的眼前,从学校五层高的教学楼跳下。

  当时很多上体育课的学生都看见了那一幕。“恐怖!”这是很多学生目击后的感觉。“眼前一闪,似乎有个阴影掠过,紧接着一声闷响传出,一个女孩躺在地上,当时就没救了。”

  33日,祁阳县公安部门经过两天的调查取证后宣布,这是一起自杀案件。

  悬疑:“尖子生”坠楼与谈心有关?

  何超男学习成绩优秀,是祁阳四中公认的“尖子生”,为何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终结生命呢?祁阳四中校长王建平表示,小何在学校就读期间,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经常表现出忧郁、迷信情绪。王校长表示,这正是该生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老师与何超男事发前的交谈主要是谈心,丝毫没有涉及到学习问题,相信她的坠楼与功课压力无关。”

对于女生指导老师与何超男的那次“谈心”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百度贴吧,一位自称何超男同学的网友爆料,“她是一个坚强、开朗、善良、懂事、孝顺的女孩,正是学校领导的这次谈话,扼杀掉了她的理智!”该网友表示,何超男作为祁阳四中最有希望考高分的学生,长期受到校方的重点“关照”,平常除了各种补课,很少拥有课余时间。

采访中,祁阳四中王校长对高三学生寒暑假补课现象没有否认。

……

这篇报道对我们的启示,就是情绪病的危害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而人们,甚至包括专家,对情绪病却知道的太少。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情绪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如果我们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把握自身情绪的变化,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我们也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富于智慧。

情感是人体行为的动力。因为人体行为的发生,有时决定于理智,有时是由欲望的驱使,即为了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而成为行为的强大动力,可以不顾一切地做某一件事。事实上,人的情感常常决定人对事物采取的行动。如果情绪良好,往往使人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思维敏捷,效率提高。反之情绪低落,往往使人精神委顿、思考迟钝、效率下降。由此可见,情绪活动具有双重性。只有当情绪活动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久,才导致疾病。这在中医病因学上称为“情感内伤”。情绪致病是有一定条件的,它主要决定于情绪活动刺激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以及个体反映的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年报指出,每四人便有一人会在一生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或情绪问题,预计到2020年,单是抑郁症这样的情绪病,就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事实上,我国内地现今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估计自杀不遂的每年超过百万人。研究显示,八成自杀者曾患有抑郁症。所以,投放资源去治疗情绪病,不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避免失去宝贵的生产力,给家庭带来和谐与幸福。在香港有研究显示,每五名香港人便有一名患上或轻或重的情绪病,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健康出了事;而自己察觉出了事的人,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如果患者能及早察觉情绪病的病症,寻求有效的治疗,他们绝对有机会康复,重过有生气的日子。

国外不少人调查过,情绪病多在年轻时发病,但平均要在10~20年后,患者才接受到适当治疗,期间,患者不知承受了多少痛苦,损失了多少人生机会,甚至有的白白赔上性命。一般情绪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病症,如幻觉和妄想,所以其他人不容易察觉他们患病,患者也因此经常得不到家人、同事及朋友理解。再加上人们对情绪病认识不足,患者即使饱受情绪病困扰,身体出现相关症状,如经常失眠、头痛、胸口憋闷、肠胃不适及心悸等,但自己、家人,甚至医生都误以为这只是一般身体疾病。多年来,临床经验显示情绪病患者大多走了不少“冤枉路”。他们花了许多金钱检查身体,验这验那,都找不出真正病因,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期依赖安眠药及止痛药,这不但无法根治问题,更带来记忆力衰退及精力下降等后遗症。

减轻情绪病的危害,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早察觉,早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