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寻觅
(2010-01-18 12:47:45)
标签:
切忌寻觅养生疗法健康 |
电影《阿凡达》告诉我们:科学如果背离人文的精神,其结果势必是毁灭人类!而能拯救人类的是那些最古老最简单的人文精神。佛禅中有拯救人类的智慧,但佛禅政治化历来就是世上的一大邪恶!!!
拯救当今人类精神危机的东西在中国古文化中
切忌寻觅
我们怎样才能维持愉悦的心态呢?维持愉悦心态的生活策略之一就是切忌寻觅。宋朝无门和尚说:“青天白日,切忌寻觅,更问如何,抱赃叫屈。”这首偈子说明了生活的基本态度:生活本身有许多快乐,千万不要因贪图享乐之心便去过度的追求,要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生活、去实现,这就有了生命的光辉。如果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到处想追求刺激性快乐,到头来一定烦恼苦恼,就好像自己抱着赃物,还要到处喊冤一样的可笑。
现代人的生活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不快乐。现代人显得处处与禅的智慧大相径庭。现代人喜欢把自己拿来跟别人比较:别人有才华,自己也希望有;别人有地位、财富,自己也希望能和他一样;别人有好的享受,自己更要看齐。就在这种比较下,人们开始模仿别人,东施效颦蔚为风气,在赶流行、赶新潮中迷失了自己。现代人似乎竭力使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日子久了,也就发生了否定自己的空虚感,这是快乐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这种“背离自己”的生活态度,使现代人的人格受到严重的扭曲。清醒使人获得喜悦,因为它令人赏心悦目。迷失使人感到彷徨,因为它使你堕入一团混乱。当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而不能自我肯定时,就会犹豫不决,失掉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纯真的生活态度。当一个人不能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而茫然跟别人附和时,自己就会无比的空虚。当一个人时时都在苛求自己,往虚幻的权势地位攀爬时,精神的压力自然沉重。
思想上的错误使一个人丧尽快乐,消极的心态使人不能振作。自我中心的意识,使自己感到孤立不安。力求完美的观念,简直使人无法从容的生活。观念上的错误,使我们变得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这种虚幻的生活正是现代人普遍现象。
人类追求快乐之道,必须先回到生活本身。生活的本身是实现,而不是占有。它本身就是一种喜悦,无需向外追求额外的快乐,当我们能珍惜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欣赏其中的妙悦,快乐也就在其中。
对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要维持愉悦的心态,必须先回到学习本身。他们必须亲身感受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喜悦,无需向外追求额外的快乐。如果,一旦你在学习上失去了快乐,就要努力想办法在学习上把它找回来,切记不要试图在学习以外去寻找刺激,比如上网。而今有许多年轻人,当他们在学习上失去快乐的时候,就试图通过上网寻找刺激来找回他们的快乐,结果往往是,即使是找到了,这种快乐也是转瞬即逝,而留给他们的是心陷迷惘的痛苦。事实上,他们必须在两种都想回避的痛苦中作出抉择:一是走进课堂面对每天学习的痛苦,一是平日不上课面对期末考试通不过的痛苦。自然啰,长痛不如短痛,不少学生选择了回避前者,也就是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