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期保健问题

(2010-01-06 07:23:01)
标签:

青春期保健

情绪病

养生疗法

健康

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中华民族民富国强之日

青春期保健问题

事后治疗绝不如事先预防有效,处在这样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整个世界像是“发了疯”似的,千百万人都感觉像是生活在噩梦之中。当今青少年的成长相对于他们的父辈要艰难得多。怎样才能预防青少年不受精神疾病的伤害,健康地到达成人的彼岸呢?

心理过程进行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们意向性。什么是意向性?所谓意向性是指一种给经验以意义的结构。它是人之所以具有种种意象的能力;是我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性的想象性参与,这种想象性参与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塑造和改变自己,塑造和改变生活的能力。意向性是人的意识的核心,我相信,它同时也是健康问题的关键。

然而这只是意向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意向性确实来自对象。比如说,为什么某人一段时间总会丢下手头的工作,偷偷去注意一个姑娘的一举一动?这确实是因为那个姑娘她太美了,一种来自大山没有受到城市污染的自然的美,像芍药花一样的艳丽,像水仙花一样的冰清,当她初次走进某人所在公司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身,默默地盯着她的脸蛋长达三分钟。当那个姑娘不在某人的视线里,具体说他下班回到家里,他会神不守舍地想起她那淡然地一笑,甚至像一位作家,构思她的过去,幻想她的未来……

意向性是我的经验与客体对象之间的一座桥梁。意向性是这样一种意义结构,它使我们作为我们这样的主体,能够知觉和理解世界那样的客体。在意向性中,主客体之间的截然分割部分地被克服了。

唐宁,上小学时秉性浑沌,喜好玩耍,才智一般,成绩平平。上中学后,他开了窍,突然间变成了另一个人,勤奋好学,成绩拔尖,终于以中考成绩全市第一名进入了一所省重点中学。谁知他一上高中,分寸大乱,几乎完全丧失了学习能力…

这一案例如何解释?焦虑和潜能是挛生姐妹。当青春期性的潜能出现时,年轻人不仅从这种新的势能中感受到激情和自我的价值,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正常的焦虑。因为这种势能,或迟或早将使他进入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关系范型。正常的建设性的焦虑,常常伴随着个人对自身潜能的知觉;而意向性则是这种正常焦虑的建议性运用。如果我有在行动中发挥我这种势能的前景和可能,我就大步向前、义无反顾。当唐宁刚上中学的时候,正值性的潜能出现之时,他不仅从这种新的势能中感受到激情和自我的价值,同时也产生一种正常的焦虑。因为这种势能,使他知觉到自身的潜能,意向性增大,并在学习中发挥了它的作用,使他突然间变得绝顶的聪明,最终使他在中考中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中点中学。

但是,如果这种焦虑已经强大得将我压倒,我就丧失了行动的可能性。所以梯利希指出:强烈的神经质的焦虑,会摧毁意向性,“摧毁我们与知识或意志的有意义的内容的关系”。这是一种“虚无的”焦虑。事实上,没有意向性,我们的确处在“虚无”的状态中。

压倒一切的焦虑摧毁了人对世界的知觉和想象,摧毁了人走向世界,不断地塑造和再塑造世界的能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它摧毁人的意向性。在极度的焦虑中我们不可能去希望、去计划、去许诺、去创造。我们缩回到有限自我的牢笼中,但求保存自己度过危难。人的生命力不是表现为纯粹的生物性力量,而是以种种创造性活动拓展,塑造和再塑造人的世界,正是这一事实,使意向性和生命力有机地关联在一起。因而,人的意向性就可以用来测量人的勇气。

唐宁考入高中以后,伴随性的潜能的进一步增长,以致使他的焦虑超过了正常值而呈现出神经质的状态,从而摧毁了他的意向性,极度的焦虑使他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能力。

焦虑和紧张的程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会破坏人的意向性。除了焦虑和紧张之外,凡是能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的因素都有可能摧毁人的意向性。这也就使得青春期的保健变得异常的困难,甚至是防不胜防。比如,在一段时间里多吃了几只公鸡,就有可能使孩子变得神经质起来。或者是,因工作需要举家搬迁,从地气寒凉的山区搬到地气火热的武汉,或从大气干燥的东北搬到靠海湿重的深圳,就有可能使孩子发疯或呆痴。环境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竟争的压力都不能直接影响人的意向性;而只有当它们作用机体的脏腑,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才有可能摧毁人的意向性。

怎样才能确保年轻人平安愉悦地度过青春期,原本看上去好像不大可能,因为成长本身就伴随着焦虑,年轻人睁开眼就难以避开紧张的威胁;即使是年轻人在生活与学习中没有遇到任何冲突,也没遭受任何挫折,不安也会突然的降临,甚至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1991年初,我应北京医学会邀请再度进京举办心理门诊时,遇到一位高三的男生,他已被学校正式推荐为清华大学的保送生,按理说,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却突然失去了意向性,对什么都没有了兴趣,记忆和想象的能力丧失……在临床中,我见到类似的案例还不少。

然而,这依旧只是一个设想,或者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因为年轻人及时察觉自己的问题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几年前,我在大学生中进行有关大学生紧张状况问卷调查时,有不少大学生开始自我感觉良好,填完问卷后才发现自己已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还有,即使察觉到了问题,去寻求治疗,向人述说自己的问题,又是一个难迈的槛。更不用说,如果年轻人生性内向,早已习惯自我封闭,要他主动寻医,向人述说自己的问题就更难。此时,年轻人更需来自亲人、父母的关切、理解和引导。

作为孩子的父母,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就应该让孩子享有较多的自由和独立,对孩子的成长要抱有足够的信心,切不可再热衷于做孩子的监护人,大事、小事都替孩子拿主意,更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去做,一个到了十五六岁的孩子,依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并非是件好事。但也绝不是放任不管。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从小听话、专心学习,又很会读书,学习成绩也很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总以为他们懂事,用不着大人操心,除了关心孩子的吃穿以外,其他的一概不管。当孩子心陷困境,需要父母关切、理解和指导时,父母却麻木不仁,甚至当孩子主动向父母哭述内心的困扰,父母却不知所措,这是最令孩子绝望和气愤的,有的孩子会气得当场发疯。

作为孩子的父母,该怎样去留意孩子的成长?当孩子急需关切的时候,能否给予及时的理解和帮助呢?说留意,不是要你老盯着,像一个窥秘者;也不是要你每天问寒问暖,“孩子今天有谁欺负你了?有谁使你不高兴?”等等,这都是令年轻人厌恶和烦心的,一般情况下,父母对这些都不必过问与干涉,而只需留意孩子的意向性,因为任何心理疾病最初都是由于意向性受到损害。

当孩子的意向性受到损害,孩子不说,大人能觉察到吗?只要留意是能觉察得到的。因为集中注意的能力是意向性的一种功能,记忆力是意向性的一种功能,思维能力也是意向性的一种功能,所以,当孩子意向性受到损害时,会伴随着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首先是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直接可以从学习成绩上反映出来;其次是由自信转为自卑,变得易激惹、易激怒,一个向来很听话很懂事的孩子,突然间也会顶撞父母;再次,一个向来很静的孩子会突然变得躁动不安,来回走动,或者独自发呆,有的还会出现失眠;再其次,就是把自己孤立起来,害怕见人,家里来了客人,他也会显得恐惧不安;还有,意向性受损会导致人格解体,而失去真实感,以致患者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同时出现两个自我,一个是思维的自我,一个是行动的自我,两者冲突,结果一个原本十分好学的孩子却不能上学;更甚者,会无缘无故地自笑,有的微笑,有的笑出声来,或哭笑无常,或自言自语。等等。

当发现孩子出现以上问题,作父母的决不可掉以轻心,熟视无睹,更不可误认为孩子缺乏意志,横加指责!而是要及时地寻求有效的治疗。此时,作为父母一定要镇定,切不可恐慌,也不可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第一个医生一定要找准,否则会害了你的孩子!

有备才能无患,凡天才父母,闲暇之时,上新浪网看看养生疗法的博客大有益处。而今的父母不能不了解情绪病,不能不了解养生疗法。家有亿万财产并不称之为富有,家里人健康才是家富。而健康需要智慧,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富有。所以,我说“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中华民族民富国强之日”,其意义就在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