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

(2009-08-30 06:47:54)
标签:

情感

青春期

精神病

健康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

周文君带女儿来汉见到我,先交给了我一封信,信上写道:

杨教授,您好!

我女儿陈芹琴,17岁。江苏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小孩自幼聪明好学,多才多艺,成绩在校一直名列前茅。

200818日,得知自己已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笔试,而该校的面试时间又与她所报南京大学的笔试在同一天。小孩舍不得放弃其中的一所学校,想两场考试都要参加,以保证有一场通过。于是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忙着订旅馆、飞机票,保证两场考试都不耽误,导致情绪激动,言行紊乱,不能安静下来。于112日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精神障碍。

住院治疗70多天后,虽情绪稳定下来了,但由于药物附作用太大,导致小孩一天要睡14小时之多。即使起床后也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无法静下心来看书。而且以前很正常的月经也不正常了,体内肝脏受损,转氨酶增高,体重增加。特别是6月份的高考一天一天的逼近,小孩一心想参加,以早日渡过人生的一大难关,减轻自己的思想负担。可看到她现在这种症状,怎么能参加?我们真是心急如焚,心如刀绞。

从杨教授所著《精神病可以治愈》这本书上,我们看到了希望。得知杨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曾帮助许多学生度过青春期危机。小孩也在家天天念叨要早日来武汉看杨教授。

今天,我们终于克服困难,不远千里,来到武汉,恳请杨教授高抬贵手,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帮助小孩度过人生的这一关口。

我们全家将表示万分感谢,终生不忘您的恩情!

周文君  小孩的妈妈

200845

从表面上看,患者是由于两场考试都不想耽误,双趋冲突而引起的挫折反应。但事实上,则是伴随着青春期性潜能的增长,焦虑也在增加,加之双趋冲突所引起的反应,致使患者的焦虑之大,直接摧毁了患者的意向性,随即出现言行紊乱的症状。

望诊:面色萎黄,形体较胖,精神紧张;舌质红,苔黄。切诊:脉弦滑数。辩其证,乃肝郁化火,邪扰神明,症属为狂。根据《黄帝内经》“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理论,治以解郁泻火宁神是当务之急。方用青春宁神汤。患者按方连服3剂,心清神悦地上学去了。

周文君见此情况高兴不已,心想小孩有救了。谁知不出一个星期,女儿又痴睡不起,不愿上学,周文君又心急如焚,担心我也救不了她的小孩,问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说,这是由于所服西药量太大,是西药的副作用所致。患者所服中药是对证的,服了十余剂,患者机体脏腑阴阳已大体调和,逐步减去所服西药,患者立马就可痊愈。

周文君说:“这实在叫我们难以拿定主意。精神病大夫说,小孩用的是最低治疗量,不能减,要服35年,否则就又会发病,一旦复发就要服药一辈子。更何况孩子又是这般症状,高考日期一天天逼近,这么优秀的孩子,不能参加高考,小孩不甘心,我们大人也不心甘呀!望教授能理解我们的心情,拿出您的睿智,救救我们的孩子。”

我说:“这个时候,作为患者的长辈,心态一定要平稳,否则对孩子的康复不利。如果你们相信精神病大夫所说的话,不敢减西药,那就只能叫小孩放弃参加这次高考。如果一定要参加这次高考,就百分之百地听我的,毫不犹豫地逐渐减去所服西药。我的意见仅供你们参考,主意还是你们拿。”

直到5月上旬,患者确定不再参加今年的高考,周文君才重树对养生心理学的信心,在服中药的同时逐步减去所服西药,病情一天天好转,待到5月底,患者完全戒掉所服西药后,完全恢复了发病前的学习状况,却错过了今年参加高考的机会!

此时,周文君后悔不已。电话中,她对我说:“3月初,我看了您写的《精神病可以治愈》,联系上您,就应该毫不犹豫带小孩到武汉来找您。如果是那样的话,4月初就可戒除所服西药,再复习一个多月,凭着她的实力是完全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的。”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周文君所说的,未尝不能成为现实。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成功康复的病例不胜枚举。

当年轻人还没有学会表达,就要求他在友谊与竞争的游戏中面对机体深层亲密的冲动、难以忍受的压力、优胜劣汰的竞争以及心理社会的自我确定的义务之时,高度的紧张极有可能使他陷入一种意志瘫痪的边缘状态。从症状学上看,这种状态包括一种高度痛苦的孤独感,一种内部连续感和一致感的分解,一种全面的羞怯感,一种不能从任何活动中获致成就之感。在这些年青病人中,手淫和夜间遗精已不是过分压迫的偶然释放,而是更加强烈的紧张。它们变成了恶性循环的一部分。在这种恶性循环的趋势下,出现诸如妄想、幻觉等典型的精神病的症状,也都是极有可能的。但无论患者的症状如何,只要他不讳疾忌医,能主动求医,就属于青春期危机。因此,从诊断学的角度看,青春期危机是一个包括范畴挺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轻微情绪失调,也包括各种的神经症,还包括主动求医的精神病。

确切地说,周文君的女儿陈芹琴所遇到的问题就属于青春期危机。1990124日我在《健康报》上刊发了一篇短文,题为《青春期正常危机》,文中强调处理青春期危机有三忌:“第一忌,轻易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因为这类药的副作用会使处于正常危机下的青少年变得更烦躁不安、惊恐多疑。第二忌,盲目多方求医。药物治疗对消除青春期的‘症状’收效甚微,有些患者的父母由于爱子心切,常常盲目地多方求医。结果张权威说一套,李权威说一套,这只会使患者对自己所想到的一切更疑神疑鬼,对自己所处的一切都无所适从,加剧患者的无力感。第三忌,也是最忌讳的,就是送精神病院住院治疗。这会加速患者的精神崩溃,以致贻害终生。”

也就是说,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当陈芹琴最初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出现情绪激动,言行紊乱,不能安静下来时,就服用我为她开出的中药,三剂就可病祛神安。

事实上,时间是不能重来的。我们只能从陈芹琴的经历与其母亲周文君的后悔中吸取教训,得到启示:也就是我们对年青人成长的困惑,尤其是对青春期危机知之太少!一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就惊慌失措,在处理孩子的青春期危机上违背三忌。养生心理学的书你不能不看!

看了养生心理学的书,在解决孩子成长问题时,至少多了一些思路,就像周文君那样。当然要完全理解养生心理学的精髓,还有一个过程。612日晚,周文君在发给我的一则短信上写道:“孩子没有能参加今年的高考,我们着实有些后悔。但看到孩子的康复,她的确是完全的康复了。我们全家又很庆幸,是您帮助孩子度过了人生成长的这一关。我们信赖您,也信赖您的思想。但精神病大夫的话又抹之不去。精神病大夫说,中医治不了孩子,孩子还会再发病的。我们还真有些担心!杨教授,孩子能顺利地参加明年高考吗?”

我立马回复道:“你孩子一定能顺利参加明年高考。作为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要有信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事后我在想,精神病大夫的话是医嘱呢,还是魔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