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都吃辣

标签:
育儿學習不小心不太超市 |
分类: 家庭生活 |
很多外國人,一提起辛辣的食物,都會搖頭擺手,害怕得很。在西式的菜系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黑椒粉。它的辛辣度,比起紅辣椒,還是小巫見大巫的。
我雖然是廣東人,都從小就能吃辣。我很喜歡購買桂林辣椒醬或者潮州辣椒醬來調味。由次用完了,叫爸爸去超市買了回來,結果卻不是一樣的。原來他買了貴州的辣椒醬。我發現裏面多放了不少黑豆。對我們來説,還是有些不習慣。
在爸爸的一大堆外國朋友中,他是數一數二可以吃辣的。他很喜歡吃四川菜,湖南菜也喜歡。有時候反而抱怨粵菜在味道上太清淡,不能刺激他的味蕾。
每次點菜,他都喜歡水煮牛肉,痲婆豆腐等。水煮魚他吃不了。因爲那條魚的小刺實在太多了。一家子中,他吃魚的技術是最差勁的。雖然他總是提醒孩子們吃魚要小心有魚刺,結果不小心的卻總是他。他告訴我們,在法國吃魚,是沒有刺的。不像這裡,要自己挑刺。
孩子們自小熟悉了這裡的飲食環境。所以每次吃魚都非常的在行。他們擔心的不是自己,反而是爸爸。所以吃魚的時候,他們就把老爸看成嬰兒般對待,幫他挑出魚肉裏面的刺。
孩子呢,從小對辣都不太抗拒。也很喜歡吃濃味道的食物。當然現在提倡清淡食物有益健康,所以也不能只挑選濃味的東西了。
那天我們就是在一家東北菜之類的餐館進餐。餃子也點了不少。我們都很喜歡那些醬汁。放進口中,味道剛剛好。我們的主食都是米飯和麵包,很少是吃餃子的。
在嘗試不同地區的美食的同時,也能體驗到不同地方的傳統和飲食文化。
我家孩子還算好,不怎麽挑食。什麽也好奇,願意嘗試。如果因爲習慣了某一種口味而對外來的東西不加以了解,甚至採取抗拒的態度。那麽就如井底之蛙,就會所知甚少了。
很多時候,知識不一定在課本上才能學習得到。
只要用心,到處都是學問和知識呢。
作爲父母,我們更加應該教導孩子擁有好奇,探索,願意嘗試的正面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