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和外国人不一样的置业心态

标签:
装修外国人物业升值潜力心态香港 |
分类: 妈妈心情 |
到过法国南部近尼斯附近一带旅游,当地除了风景优美外,其温度及湿度亦很适中,令人感觉舒服,在风和日丽的环境下,享受法国美食实在是一乐也!
基于优美的环境,亦助长当地的楼市。当地地产代理之多,绝对令人惊叹,以一个旅游城市而言,几乎走在每一条主要街道,都设有不少地铺,而且均驻守在当眼的位置,若以种类划分,餐厅的数目应占最多,第二位的,相信正是地产代理的分行数目,由此可见,当地物业的受欢迎程度。
面对一间又一间华丽又宽敞的Dream House,令人不由得联想到香港人与外国人在置业上心态的差异。在接触的外国人当中,他们大部份在置业时,都以合用为首要原则,甚至会将物业装修至很个人化,例如将一个3房单位改至只有1房,因为他们只有二人居住,认为用不着太多房间,虽然这种装修可能花费不少,亦收窄了将来出售物业的对象,对物业的价值不利,但外国人置业往往不会太在意将来出售物业时价格的升跌,因为他们认为,置业是用心建立一个「家」,所以才会置业。
为了买入一个合心水的「家」,他们都不介意需要长时间参观及作出比较,尤其在外地的物业多数为别墅形式,屋与屋之间相距又较远,而当遇到心头好,他们大多愿意付出高于市价的价钱购买物业,当然,这些都限于其个人可以负担的金额。
反观,香港人置业往往以该物业的升值潜力为首要条件,他们大多认为市区物业的升值潜力较强,宁愿放弃可以购入新界区过千呎至少3房的大单位,转而购入位处市区但只有500至600呎的2房单位,勉强要5、6人居住在狭小的居所,甚至花尽一分一毫作为物业的首期,结果在迁入新居时,已没有余钱去为物业装修,听过更夸张的例子,是有置业人士甚至连添置家俬的钱也没有,试问一个连合适家具或家俬均欠奉的物业,如何能令大家有「家」的感觉呢?
说到底,香港人除了视购买物业为解决居住问题外,最重要的,是作为投资保值,甚至是致富的最有效途径。这和内地大多数国人的想法也是非常类似的。
大多数国人购买房子都希望保值,赚钱。有时候反而把家的感觉放在次位了。
但我们觉得家的感觉才最重要呢。
买了房子,如果不是投资用途,而是自住,就算它升值到多高,也只是数字游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