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溜达偶遇天文气象基地

分类: 家庭生活 |
我们居住的本来是郊区。但近几年这里也发展成一个卫星小城。没有以前那么宁静了。
难得是我们会所的后山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还是被保留下来。这山非常的隐秘,知道的人也并不多。也是我们偶然发现的。PAPAYAN发现后如获至宝,经常会驱车和我们去那里溜达下。看看那绿油油的树木,欣赏下小鸟的歌唱和呼吸清新的空气。
我以往只喜欢大都市的繁闹,现在却和他一样更加追求野外的宁静。
PAPAYAN别出心裁地把我们摄在镜子里面了
这时候LEO也发现了,走过来看过究竟,就好像哈哈镜一样,人物在镜子高矮肥瘦都变了样,惹得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弟弟是我家的开心果,总有超多的表情,停不下来。
NAOMI可斯文恬静多了
这样的速度年底应该比我高了
LEO可以竞选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角逐,
在假装爬山很累呢。
难得有静下来沉思的时候
不到一会,又马上扮鬼脸搞笑我们。
希望你有JIM CARREY的表演天分吧。
我心飞翔
喜欢爸爸为她拍的这个特写,甜美自然。
女儿为我们拍的背影。
快到小山顶了,突然眼前一亮,映入眼帘是一座建筑,上面有个超大的圆球。
看了下门牌,上面写着天文气象基地呢。
这时候弟弟的问题可多了。他一向对天文方面是非常的感兴趣的。
爸爸马上利用这机会大体介绍了天文学的来源和历史: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从十六世纪中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及其后端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中国的浑仪、简仪,但观测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了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时代。在此后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爸爸,云为什么是白色的?”
“宇宙很大吗,”
“地球附近有什么星呢。有人类吗,还是外星人,他们有到地球拜访我们吗?”
一连问了可多的问题,爸爸都非常有耐心的一一为他作答,因为爸爸本身对天文也是感兴趣的很呢。
我们建议这方面的知识实在太广泛了,回家后上网,找书一起系统性地回复孩子们所有提出的问题。
下山时,和女儿的背影一起,很温馨。
看来,这次的溜达,精神上的收获,真不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