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第三周的快乐生活


标签:
组曲中杜鹃琶音袋鼠圣桑 |
分类: 宝贝成长 |
2010年三月8日-3月12日 (LEO学习跟进)
本周的学习主题是远古时代。了解远古时代的动物,知道它们灭绝的原因。
生活: 互相帮助垫汗巾,要求汗巾要整齐的垫在皮肤上。
体能:学会肩侧投包的方法:学习手膝着地与匍匐贴地穿越障碍爬。
英语: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并准确运用,能听懂指令并做出正确的动作。学会灵活运用。
语言:能根据图片内容简述故事,情节生动,完整
数学:提高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和学会错误更正。
美术:在绘画时候注意构图以及简单的空间方位比列,能合理安排画面
音乐:能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特点,旋律变化分辨不同的动物形象,感受音乐独特的表现力。
今天周五,我看了下菜谱安排。早餐弟弟会吃牛肉菠菜汤面。鹌鹑蛋
午餐是米饭,板栗炆鸭 ,配冬菇扒小白菜。 还有木瓜猪骨汤, 水果是香梨
(弟弟应该不太喜欢吃鸭子。但一定要不挑食。什么都吃。老师也有表扬他每次都是干干净净的吃完的)
下午的甜点就是牛奶配蛋糕。
本周LEO要能正确认读
WORD: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clock
SENTENCES:
1. please set the colck at 10 oclock
2. Please tell your friend the time
3. Please read the time
4. Please talk about your daily schedule with your friend.
COMMUNICATION
A: i have a watch
B: OH, it's beautiful. what time is it now?
A: It's ten oclock
B:It's time to do morning exercises.
A:OH, I almost forget.
B: Come on! Don't be late!
这个可以和他分别扮演A 和B.多次练习,巩固记忆。
这周的美术还挺要发挥想象力呢。
发挥想象设计一些符合动物居住环境的城市设施。这真是个小小的挑战。相信姐姐也很愿意加入到创作想象的队伍中来的。
同时老师也要求了让孩子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要求能根据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旋律的变化分辨不同的动物形象,感受音乐的独特表现力。
我马上上网查了下资料:
动物狂欢节》圣-桑曾于1886年,先后到布拉格与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组曲由下面十四曲组成:(一)序奏及狮王行进曲;(二)公鸡与母鸡;(三)野驴;(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人;(九)林中杜鹃;(十)大鸟笼;(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其中只有《天鹅》一曲是在作者生前发表的。
1、序奏和狮王的进行曲:由双钢琴的序奏开始,出现雄伟庄严的进行曲,表示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迈著堂皇的步伐,带领着动物们的行列。
2、公鸡和母鸡:母鸡用单簧管表示,公鸡则以最高音的钢琴表达。
3、野驴:由钢琴飞驰般的演奏,描写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追逐的野驴。
4、乌龟:这一段音乐是取用作曲家奥芬巴哈的「天堂与地狱」序曲中的一段,活泼快速的康康舞旋律;在此曲中,慢吞吞地演奏出来,跟前段恰成鲜明的对比。
5、大象:在钢琴的圆舞曲节奏后,低音提琴奏出白辽士所作「浮士德的天谴」中,妖精之舞的旋律以及孟德尔颂「仲夏夜之梦」中的诙谐曲。这些轻快的音乐,圣桑却将它拿来描写大象笨拙的步伐,与滑稽可笑的舞步。
6、袋鼠:袋鼠以长而健的后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跃行进。袋鼠那出奇地长且大的尾巴,也能帮助其跳跃平衡的动作。圣桑用两合钢琴交替奏出的装饰的乐句,描述袋鼠轻快的动作。
7、水族馆:由钢琴弹奏出轻缓的琶音,有如玻璃水族箱里头清水的波动,长笛与弦乐,奏出安详的旋律,描述在水中悠游的鱼。
8、长耳人: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交互奏出特别的乐句,像是一头驴头人身的怪物嘶叫的声音。
9、林中杜鹃:钢琴的和弦表现幽静的森林,模仿杜鹃的单簧管反覆的奏出两个单音一咕!咕!
10、大鸟笼:由弦乐器的颤音来表示鸟儿振翅飞翔的声音,长笛主奏表达小鸟飞跃的情景;钢琴则模仿鸟笼中小鸟的鸟叫声。
11、钢琴家: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曲中反覆弹奏彻尔尼的练习曲,讽刺钢琴学生不断苦练单调乏味的音阶,多可怜。
12、化石:木琴跟管弦乐合奏出圣桑自作「骷髅之舞」中,骷髅们跳舞的旋律。
13、天鹅:由钢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接看大提琴奏出美丽迷人的旋律,描述天鹅以高贵优雅、安详地浮游的情形。
14、终曲:这是最后所有动物一起活跃热闹的大团圆场面。最后汇集成欢乐的气氛,在灿烂欢愉的高潮中结束。
第十三曲《天鹅》。此曲是本组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甚至成为作者圣-桑的代表作品。本曲是整部组曲中唯一一首优雅、温柔的小曲,与其他各曲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般认为《天鹅》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全曲由伴奏竖琴水波荡漾般的前奏开始,接着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圆滑奏的高雅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情调极为优美。竖琴伴奏的节奏与音型均与前奏相同,与大提琴的曲调融和无间。结尾乐句也很美,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
虽然音乐我是门外汉,只知道唱卡拉OK.但我上网听到介绍的第十三曲,天鹅,也被这美妙的音乐深深的打动了。
心中马上有了个主意。要PAPAYAN弹这曲“天鹅”给我们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