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湖少主v
东湖少主v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10
  • 关注人气:8,2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刀赴会:鲁肃才是真英雄

(2018-07-13 07:07:05)
标签:

刘备

关羽

鲁肃

三国

杂谈

分类: 凹凸三国
        环境衬托,人物对比,都是小说写作中惯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

    这一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未能例外,一胜一败,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一弱一强……,相映成辉,亦反托距离之美。如是看,关羽也应是罗贯中极钟爱的,书中不乏美誉之辞,更兼极尽抬举之能事,以至于到了移花接木、不分是非曲直的地步。

    既然作者有意突出关羽的高大形象,当然也需要一个猥琐的人物来反衬。而恰好鲁肃先生的出现,正好为之“躺枪”。鲁肃最冤枉,先草船借箭“躺枪”于诸葛亮,再单刀赴会“躺枪”于关羽,最终成为《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个身居高位,却最显渺小的人物。尤其那段“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描写,更将鲁肃的猥琐形象推向了极致。

    尽管,后人多有为鲁肃鸣不平者,但一部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来先入为主,想把早已烙下的形象扭转过来又谈何容易。

    那么,真实的鲁肃在与关羽交锋中究竟表现如何呢?事实恰恰相反。却说当年,刘备向东吴求“借”荆州,孙权不肯。鲁肃出于孙刘联盟的政治需要,力劝孙权同意。当然,这么做并非鲁肃的“老好人”思想作祟,而是鲁肃认为这样可以借刘备的力量牵制曹操。鲁肃的战略思想没有错,错就错在鲁肃不了解刘备的为人。他哪里知道刘备本就是个“厚脸皮”,“借”走的东西是从来都不会还的。

单刀赴会:鲁肃才是真英雄

    果然,当刘备攻取益州、孙权派人讨要荆州的时候,却遭到刘备的坚决拒绝。欠债的成了大爷,孙权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吕蒙率众强取。刘备闻讯后也不甘示弱,亲自到公安督战,并派关羽正面迎击。剑拔弩张之际,又是鲁肃挺身而出,主动邀请关羽坐下来谈判。谈判之前,鲁肃身边将官担心关羽威猛,劝阻鲁肃不要前往,鲁肃却冷静说道:“吴蜀相争,则曹操获利,今日之事,只宜讲明。”鲁肃的英雄观、使命观、大局观,至此可见一斑。

    鲁肃见到关羽,追溯前情往事,说:“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将军以义辅主,曲护其短,岂有助益?”说的理直气壮,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关羽熟读《春秋》之人,一向以义气为重,今闻鲁肃一番肺腑之言,不禁大为折服。但身负大哥军令,不能违抗,只能“羞愧无言”。

    就在这时,恰好曹操进攻汉中,间接为两家解了围。大敌当前,还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吴蜀两国再次联合,夹攻曹操,并取得胜利。最终,吴蜀商定以湘水为界,各分荆州三郡。这就是历史上的“单刀赴会”。鲁肃以其坦荡无私的博大胸怀和无所畏惧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关羽的“铁粉”,也由此维系了吴蜀联盟的持久“蜜月期”。

    现在看来,历史上的关羽,英勇忠义不假,但让其“英雄事迹”掺杂了那么多的水分,显然还是有损于形象的。当然,名著就是名著,即便如此,也不妨碍我们喜欢《三国演义》,更不妨碍其固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东湖少主2014年11月29日、30日写于山东枣庄。2018年7月12日整理)特别声明:本博为新浪网站注册博客,除新浪站内署名转载之外,其他纸质媒体或商业网站未经许可,一律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