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湖少主v
东湖少主v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47
  • 关注人气:8,2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江成功上位的秘诀是容人

(2015-12-02 08:06:41)
标签:

宋江

晁盖

王伦

包容

水浒传

分类: 笑谈水浒

    有多大的肚量,就能干多大的事业,按老祖宗的话说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其实,所谓的肚量大,有时也不过就是因为时机未到,暂且忍耐而已。而一旦到了不再需要容忍的时候,也就动刀子了——谁会愿意自己的眼里老是长根“刺”。

    容人,无非就是容人之短长。但客观的讲,容人之短相对容易些。一来可以作为嘲笑呵斥的对象;二来也能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容人之长却是难了许多,盖因比己长者总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是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的。如果你无意中超越了他,确实非常危险。因此自古至今,能否容人就成了决定胜败的关键所在。在《水浒传》中,梁山经历了三代领导人。王伦是典型的不能容人之长,晁盖则属于不能容人之短,而宋江基本上就是左右逢源,什么人都可以接纳。

     先说王伦,起初也只是一个久试不第的秀才,论才能稀松平常。为了混口饭吃,就纠集了宋万、朱贵等几个平庸之辈落草梁山,成立了一个“临时班子”。本来也是相安无事(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对自己构不成威胁,所以用着也就放心多了),小日子过得挺舒服。但偏偏有一天来了个豹子头林冲,王伦心中顿时虚了(知道不好驾驭)。先是百般推诿,然后是不断地为林冲上山设置障碍。到最后,终于把林教头惹急了,趁着晁盖等人上山的机会,心一横,就把王伦的脖子给抹了。宋江成功上位的秘诀是容人

    这一点,晁盖做得比王伦好一些。但晁盖有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敬君子,轻小人”,而且还有个凭个人喜好行事的坏习惯。“阮氏三雄”、刘唐等都是刚出道时的兄弟,感情自然没的说,即便是有点小毛病晁盖也不觉得。后来,江湖人称“鼓上蚤”的时迁,因为平日里专干偷鸡摸狗的勾当,眼看要到了混不下去的时候,偶然认识了杨雄和石秀,吵着闹着要跟人家上梁山。不料恶习难改,在路过祝家庄时顺手偷了人家的报晓鸡,惹得祝家庄非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庆幸的是,杨雄和石秀逃了出来,于是赶紧到梁山报信。

    按两人的想法,无非就是受了些委屈,想找一个能帮忙出气的依靠,却不料晁天王一听,马上就火了,对着两人就是一顿训斥,差点还要了这两人的性命。理由很简单,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接纳了他们,势必会“辱没了梁山的名声”。后来,经宋江等一再求情,晁天王才放过了两人。后期,时迁、杨雄等人经耳濡目染,最终才走上了盗亦有道的星光之路,并为梁山的后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王伦与晁盖是绝不可同日而语的。晁天王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和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太讲究五湖四海;王伦则属于纯粹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但二人与宋江相比,无疑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要说宋江,文不过刀笔小吏,武不能驰骋疆场。而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愣是把梁山众兄弟玩的团团转。

      宋江明白,人在江湖,既然没有打架的本领,也没有济世的韬略,磕头作揖,散施钱财,为自己在江湖上博得一个好名声是个不错的办法。有了名气,自然也就有了“护身符”,危急关头,一看架势不对,就赶紧自报家门。这样,不仅让宋江躲过了一些老拳,也因此结交了一帮甘于追随的好汉,更重要的是为最终上梁山做一把手提前拉足了“选票”。

     宋江的可贵之处在于,虽然自己本事不济,但善于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兄弟们凝聚在身边。为了大局,自己受点委屈也就忍了。可以肯定的讲,没有宋江,梁山早晚都是“一盘散沙”。当然,宋江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及至后来上了梁山,就大不一样了。手中有了权力,可以发号施令了,看谁还敢给我抡拳头——“砍了他的鸟头!”

    可见有时,英雄也是需要别人帮衬的。就像某些环境里,宵小之徒大可以自由生存下去,而英雄们却未必能够忍受得了怨气。而事实往往就是,没人会将一个没有一兵一卒的将军当作真正的将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上面要有人,下面也要有人。上面的人给你权力,下面的人供你行使权力。否则的话,纵使百般手段,万千韬略,最终也将一事无成。(东湖少主2015年12月1日写于山东枣庄)特别声明:原创文字,新浪首发。欢迎纸质媒体用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