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大的项羽面前,一向傲慢无礼的刘邦始终显得唯唯诺诺的。
刘邦心里很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要公然对抗项羽,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在没有足够的把握战胜项羽之前,刘邦唯有“扮猪”装可怜,至于最终能不能吃掉这只“老虎”,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因为刘邦“嘴巴甜”、态度好,项羽也从来没把刘邦当作真正的对手。让项羽耿耿于怀并不懈努力的是——推翻暴秦,恢复楚国。当然这同样是一面旗子,因为项羽从来也没把那个傀儡楚怀王放在眼里。
两只义军,一弱一强。项羽打仗靠勇猛,以暴制暴,逼得秦军拼死抵抗;刘邦打仗用巧劲,讲究避实击虚,四两拨千斤。作战风格迥异,效果自然也大不一样,就在项羽与秦朝劲旅章邯兵团拼命厮杀的时候,刘邦却不战而屈人之兵,轻松进入咸阳,子婴投降了。按照楚怀王当初约定,“先入咸阳者可为关中王”。消息传来,疾驰西进的项羽气的暴跳如雷,也顾不得灭秦了,欲以四十万大军击杀刘邦的十万部队。
如果这时项羽真能借机消灭刘邦,“革命”虽然会晚成功几年,但肯定不会有刘邦后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反攻了。但事与愿违,就在项羽一鼓作气准备拿下刘邦的时候,偏偏自己阵营里出了问题。而且,问题就出在项羽家族里面。原来,项羽的叔父项伯一直跟张良交好,听说项羽要击杀刘邦,担心好朋友受到连累,就连夜跑去找张良,要他跟自己一起逃走。
想想这项伯也真够“二”的,你要保护朋友,让项羽传道命令不就完了吗?为何非要多此一举。果然,当项伯找到张良说明来意后,张良不仅不肯逃走,反而拉着项伯去见刘邦。结果见面之后,刘邦花言巧语几句话就把项伯说的哑口无言,口服心服。趁着高兴,刘邦又主动提出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羽那边还没动手呢,这边项伯已成刘邦“俘虏”了。
知道此时处境危险,刘邦知道逃跑是不可能了,那样反而给项羽留下图谋不轨的口实,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决定以进为退。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就带着一百来人去向项羽表明心迹,极力陈述自己“无意背叛”。见刘邦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表忠心,刚刚还怒气冲冲的项羽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于是在鸿门设下宴席为刘邦压惊。谋士范增见项羽又要犯“妇人之仁”的老毛病,就安排项庄席间舞剑,并借机取了刘邦性命。
现在看看,项家人都一个毛病,那就是分不清轻重。此时项伯见项庄不怀好意,那份勤快劲又来了,心想你把刘邦结果了,我怎么对得起朋友,怎么对得起儿女亲家。于是起身离席,拔出宝剑与项庄对舞起来。只要项庄一靠近刘邦,项伯就挺身向前,搞得项庄投鼠忌器,无法下手。
这里剑拔弩张,气氛紧张,项羽倒没觉得什么不正常,旁边的张良可坐不住了,这样下去,非出“岔子”不可,于是悄悄出去又把樊哙叫了进来。樊哙也是粗人,一上来就怒目圆睁。项羽虽然勇猛,见了此人竟也有些忌惮,就客气地让他喝酒吃肉。樊哙也不推辞,狼吞虎咽吃了一条猪前腿,把刀尖都给咬断了。见此阵势,搞得项羽这边的人都有点心理压力。本来项羽杀刘邦的决心很大,但随着刘邦的表白,再加上宴席上的情景,项羽把杀刘邦这事忘的一干二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邦在张良的示意下,借上卫生间的机会,带着樊哙一溜烟逃走了。当然,也不能都走,张良得留下断后。这里张良估计他们已差不多跑回营地的时候,才拿出白璧和玉斗一双,分别送给项羽和范增,并说沛公喝大了,为避免失礼冒犯项王,提前回去了。项羽是要面子的人,今见刘邦又送上大礼,早前的疑虑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这顿饭,不知道刘邦吃饱了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吃饭的“家什”保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饭局”上都搞不定的事情,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而让项羽后悔不已的是,这个最能“装孙子”的刘沛公,最终却成了自己的“死对头”。(东湖少主2015年7月26日、27日写于山东枣庄)特别声明:原创文字,新浪首发。欢迎纸质媒体用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