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江和韩信谁是“金子”?

(2014-12-18 08:15:50)
标签:

韩信

宋江

金子

用人

历史

分类: 历史文化
    中国有句名言:“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很久以来,我对这话深信不疑。但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才终于明白,有些所谓的至理名言,并非都能经得起历史检验。金子会发光固然不假,但在哪里都会发光却未必是真的。况且,有些发光的也不一定都是金子。

    当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应该是金子,否则也不会成为“连百万之众”的军事统帅。但在此之前,却从未有过发光的机会,甚至很多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怀揣壮志,仗剑天涯,最终到了项羽手下,却仍未发光。高层决策轮不上他,冲锋陷阵又没那个力量。如果不是后来投奔了刘邦先生,韩信恐怕也只能像韩愈笔下的千里马一样“骈死于槽枥之间”了!

    再看《水浒传》中的宋江,郓城县的一个刀笔小吏,除了在江湖上混了一些虚名之外,怎么说都算不上是一块金子。不仅不算块金子,而且简直是百无一用。文,不能安邦抚民。武,不能驰骋沙场。与其他梁山兄弟相比,始终都显得不伦不类的。而就是这样一个形容几近猥琐的人物,最终却坐上了水泊梁山的第一把金交椅,天下豪杰纷纷拜倒在他的麾下。

    想来世事如此,许多事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韩信是“金子”,之所以前期没有发光,是因为天下大乱,尚未遇到“慧眼识英雄”的明主。宋江没有发光(还几次差点把性命都丢了),是因为朝廷昏暗,这块“顽石”根本就没有发光的机会。反而是,当宋江被迫走上一条不归路之后,却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也成就了一段耀眼的苦涩人生!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问题在于,金子也好,顽石也罢,人还是那个人,为什么有些时候能发光,而有些时候就只能是废铁一块呢?唯一的解释无非就是,用人的环境和选人的体制出了问题。

    在封建社会,选人一靠科举,二靠举荐,而真正优秀的人才,主要还是取决于君王(领导)的识人之明,用人之智。遇上明主,人才会脱颖而出;遇上昏君,难免也会埋没一生。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是这个道理啊!(东湖少主2014年12月13日写于山东枣庄)特别声明:本博为新浪网站注册博客,除新浪站内署名转载之外,其他纸质媒体或商业网站未经许可,一律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