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喜欢“礼尚往来”的历史隐情

(2014-11-05 16:26:18)
标签:

礼节

往来

关羽

曹操

历史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
    送礼,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却是中国人的特产。
    我们的先祖一向就有礼尚往来的优良传统,《礼记·曲礼上》中曾出现“来而不往非礼也”的记载。可见,我们的老祖宗是非常重视礼节的。
 其实,送礼之风缘于中国人的知恩图报心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不知害苦了多少中国人,有时比高利贷还厉害。
    大凡中国人送礼,一般是下级给上级送,为的是谋取些利益。但也有上级送给下级的,为的是施恩图报(与知恩图报还不是一回事),拉拢人心。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显然,送礼也是分等级的。大多数人送的是钱财,像金银珠宝之类的,当然也有美女,为了更上一层楼。老百姓没钱,只能送些“土特产”,人家还不一定愿意要。还有一种是送命,这种人干不了什么具体工作,眼高手低,却老想着荣华富贵,就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搏命,换来暂时的荣耀。因此,他们必然要成为封建统治者争相猎取和拉拢的对象。
 当年,曹丞相对关羽施以大恩,关羽没法报答,就只能在华容道上把曹操放走,无形之中又欠了大哥刘备一笔债。这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三角债”,拆了东墙补西墙。没办法,关羽只能拼了性命为大哥打江山。
 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晚餐也不行。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想来也是极不情愿的。但由于先前受了燕太子的厚恩,金钱美女都挥霍完了,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去赌一把了。结果,没有那个本事,反被人家所害。古人的这些做法,实际上是违背人的本性、逆历史潮流的。但身在其中,却没有多少解脱的办法。
    社会发展到今天,老祖宗的东西已经丢弃了不少,但送礼之风却甚于古人。只不过不再情愿拿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搏取了
(黑社会的除外)
。终究和谐社会,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因此,现在的人又是最不讲义气的(千万别听嘴上说的那一套)。施恩图报的多,知恩图报的少。明明给你办了“事”,承担了风险,辜负了组织培养,得罪了人民群众——不知背了多少骂名。而一旦需要你献身的时候,就左顾右盼,犹豫不前,你不去堵枪眼谁去?难道还让领导亲自出丑吗?真是不识抬举。
    所以说,现在的有些人你是最不能“同情”的,千万不要为了那三两银子冒天下之大不韪!(东湖少主写于2009年10月16日,2014年11月3日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