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多磨难。”
这话虽然不假,但要像青面兽杨志那般时运不济的,即便是在梁山108将中也极为少见。
想那杨志,本是大宋开国名将五侯杨令公之孙。不仅祖上有名,自己也有一身好武艺。年轻的时候,就曾应过武举。及至后来,靠着军功,才好不容易做了个殿司制使的小官。尽管如此,这个小官做得也不是很顺利。
就在杨志整日里踌躇彷徨、茫然若失的时候。却说有一天,朝廷派包括杨志在内的十个制使前去押运花石纲。也合着杨志倒霉,在回来的时候,偏偏遭遇了风浪,船上的花石纲全被打入水中。所幸,人倒是没有大碍,捡了条性命回来。按说,天灾人祸,法不责众,和其他九个制使回去复命也就完了,要打要罚,全凭运气。可这时的杨志似乎还有些胆小,一看差事办砸了,就独自一人逃跑了。直到后来听说朝廷已经免了他们的罪责,这才带上所有的钱财,壮着胆子想去东京活动一下,看能不能官复原职。
按一般人的想法,既然犯了错误,又是畏罪潜逃,一辈子也就不想再出头了。可杨志分明是为名所累(祖上名声),加上还有些官瘾。一看风声过了,就想再去弄个官当当。尽管如此,杨志到底还是有些思想准备的,怕过不了关,就提前备下钱财,以便进京打点。这一点,倒是与乃祖大不相同。
人要不顺了,办起事来也总是磕磕绊绊的。就在前往东京的途中,不巧又遇到林冲在梁山附近拿“投名状”,顺手就把杨志的财物抢了去。杨志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两人大战了几十回合,也未分出胜败。后来梁山王伦等人听说那人是杨志,又见这般好手段,就想留下杨志,也好牵制林冲。但杨志显然心存侥幸,无论如何也要去东京碰碰运气。好在梁山并没有过于为难,摆了桌送行酒,也就放杨志走了。
杨志到了东京,一边在酒店住下,一边上下打点。银子快花光了,才好不容易有了觐见高俅高太尉的机会。杨志心想有希望,就兴高采烈地去了,当然还带了不少的贵重礼品。不成想,人家高太尉根本就不理这个茬,一顿呵斥,就把杨志赶了出去。热脸碰了个冷屁股。这时的杨志,钱已经花光了,不仅一点回报都没得到,反而被高俅羞辱了一番。最后,连吃饭住店的钱都没有了,身边只剩下一口祖传的宝刀。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无奈之下,就想先把刀卖了,填饱肚子再说。
于是,杨志拿了宝刀到街上去卖。要说人要倒霉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就在杨志有一搭没一搭的边走边吆喝的时候,忽然就听有人喊“大虫来了”,或许是杨志胆子大了,也或许是饿晕了没听见。你喊你的,并不逃跑。就在这时,一个黑大汉就冲到了跟前,还差点撞到杨志的怀里。杨志当然不认识这个人,街上的老百姓却熟识得很。原来这人叫牛二,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小混混。平日里,专做那些招惹是非、欺行霸市的勾当,官府也拿他没办法。也是这牛二骄横惯了,看见街上所有人都躲避他,偏偏这个杨志无动于衷,心中顿时就恼了,三番五次纠缠刁难。最后,实在把杨志逼急了,一刀把他砍翻在地。死了一个牛二倒不要紧,问题是惹来了官司。好在杨志平时为人不错,加上杀的是一个欺压良善的小流氓,老百姓也都愿意为他担保。最后从轻发落,迭配到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到了大名府,那个留守梁中书听说杨志的犯罪经过后,对其倒是很欣赏。加上杨志平日里殷勤,梁中书就想提拔重用他。但为了好说话,还是精心安排了一场近似表演的大比武,一来是想看看杨志的武艺,二来也好堵住手下那些将士的口。就像落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的稻草,杨志自然不敢怠慢,那是拼了命的表现。最后,虽不是全胜,却也在校场上赚足了面子,很是风光。自此之后,梁中书对那个杨志是更加爱惜,以至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按说,这是杨志的造化,只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慢慢发展,以后不愁没个好前途。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在杨志干得正红火的时候,不想梁中书的老岳父蔡京蔡太师要过生日。梁中书为了讨好老丈人,就花了十万贯银子,买了不少的金珠宝贝,让杨志押送到京师“献爱心”。
这是对杨志莫大的信任。一路之上,杨志是昼伏夜出,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但人有时就是这样,怕什么就偏偏来什么。小心了一路,到了黄泥岗的时候,却被晁盖等人下了蒙汗药,十万贯财宝被洗劫一空。其实,这事也怨那个梁中书,只是赋予了杨志的任务,却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力。杨志粗心,也没多想,带上那帮养尊处优的老爷兵就出发了。一路上,留守府的那个老管家,是阴一句阳一句的没个好气,让杨志心中始终有所忌惮,放不开手脚。而出事往往就在一瞬间,小心来小心去,一不留神还是着了人家的道。
到了此时,杨志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有的只是仰天长叹,悲从心中来——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即使天下再大,也断然不会再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了。从此以后,既不能为官,也不能为民,剩下来的也只有为盗为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