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面子且喜耍威风。
古往今来,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何种环境,均是如此。即便如阿Q一般的人物,也曾想着如何欺负弱小,展示强大。如果哪天不幸碰上个硬茬被人打了,还是会不太情愿地来个“精神胜利法”。至于所剩的自尊,终被践踏得一无是处!
这是心理扭曲的小人物的盲目攀比和自我欺骗。
其实,威风不威风,到底还是需要些本钱的。在官场上混的,尤其是领导人物,最看重的还是一个权威。至于没有权力的街头百姓,则一般信奉“拳威”(拳头硬的是大哥)。以理服人的不是没有,但效果不明显,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做。一来是怕麻烦,二来是死要面子。即便说教成功了,也难免给人留下怯懦的口实。
官场上的权威,主要来自权力,而民间的“拳威”恰恰体现在暴力。
想那《水浒传》里的好汉们,无疑还是相信拳头的力量的。因为没有权力,“官”念也就很是淡薄。于是动不动先拳脚相向,打完再说。宋江从不这样,不是因为拳头不行(实际上也真不行),只是他更信奉权力。宋江在没上梁山之前,想必也是吃过人家的老拳的。没办法,人在江湖,既然没有打架的本领,就只能到处磕头作揖,散施钱财,为自己在江湖上博一个好名声。有了名气,也就有了“保护伞”,危急时刻,一看架势不对,就赶紧自报家门。这样,不仅让宋江躲过了一些老拳,也因此结交了一帮很有“拳威”的好汉,更重要的是为后来上梁山做头领提前拉足了“选票”。及至后来上了梁山,就大不一样了。手中有了权力,可以发号施令了,看谁还敢给我抡拳头——“砍了他的鸟头!”
汉朝三杰之一的韩信也是这样,想当初在出道之前,不仅连肚子都吃不饱,有时还要受街头小混混的欺负。即便身挎宝剑,也免不了受“胯下之辱”。想来这也是韩信一辈子的痛,或许正是如此的经历,才让韩信感受到了权力的重要性。以至于后来投到项羽帐下,无非就是想出人头地,一显身手。但项羽不识人,韩信始终得不到重用。考虑再三,又投靠了刘邦。这时的韩信,并不是因为看到刘邦日后能成大事,只是感觉在项羽这里太憋屈,再混下去也没有多大意义。到了刘邦那里,比项羽那里是好一点,但仍不能满足韩信的权力欲望。于是,连夜逃跑,却被萧何追了回来,并说服刘邦让其做了大将军。权力有了,再加上刘邦又来了一个金台拜将,一下子就把韩信捧上了天。那些平日里正眼都不瞧韩信一眼的将军们顿时傻了眼,心里虽然一万个不服气,但畏惧其手中的权力,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帐前听令了。
这些都是历经百折千回才成功了的英雄,而那些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被历史湮灭的佼佼者,想来也应不在少数。
“虎落平阳被犬欺”,可见有时,英雄也是非常需要别人的帮衬的。就像在某些环境里,阿Q们大可以自由生存下去,而英雄们却未能够忍受得了那股怨气。事实往往就是,没人会将一个没有一兵一卒的将军当作真正的将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上面要有人,下面也要有人。上面的人给你权力,下面的人供你行使权力。否则的话,纵使百般手段,万千韬略,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有时想想,屁股决定脑袋,这话似乎有些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