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说了算?

(2011-02-22 21:12:12)
标签:

娱乐

本山

东北

同桌的你

大众艺术

杂谈

分类: 负曝闲谈

    我至今都不怎么看好“二人转”,原因就是感觉过于低俗。

    虽然说大俗大雅,但我辈愚钝,“二人转”的“俗”是早就见识了的,至于所谓的“雅”,却是从来都没有领教过,更不要说是“大雅”了。尽管如此,也并未妨碍我喜欢赵本山先生。因此,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我都会有太多的期待,不为别的,就为看本山先生的小品!今年,仍是一如既往的带着这种心情,但看了小品《同桌的你》之后,却大失所望,自始至终都没有笑(尽管现场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而且笑的仍是不遗余力),不是缺少幽默感,是真的笑不起来。刚开始,以为是室内人多,听得不太清楚。第二天,俺逼着自己又看了一遍,令人遗憾的是,俺还是没有笑。但在之后的元宵节颁奖晚会上,当听到主持人宣布《同桌的你》又获得了语言类一等奖的时候,俺实在忍不住,终于笑了。只不过,笑得有些无奈,甚至还有一些窒息的感觉!

    自从赵本山先生的小品连同东北的“二人转”搬上大雅之堂后,俺一直就是本山先生的忠实观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感觉本山大叔的小品能够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现状,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通过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人们笑过之后,能留一些思考和感悟。寓教于乐,曲径通幽,这本就是小品独有的艺术特色和魅力,也是被老百姓所喜爱的根本原因!而今年的小品《同桌的你》,除了毫无新意,夸张做作之外,看不出有任何发人深省、有所感悟的地方。语言,大多来自网络,人物,更是牵强附会。说是小品,倒不如说在拿男女之事插科打诨,哗众取宠。也真是奇怪了,好像没有男女生活作风问题,本山大叔就不会幽默了呢?其苍白乏味,可见一斑!这个问题,其实早在本山大叔以前的小品里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像《捐助》、《心病》、《出名》等等都是如此,一贯的手法,不一样的主题。只不过那时还有一定的思想性,瑕不掩瑜,我们也不必一味较真。问题在于,你不能老把观众当傻子,反反复复以俗不可耐的床帏之事取悦于观众,要知道,观众的智商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局面,我想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而有一点却不能忽视,那就是本山先生逐渐偏离了其原有的、健康的发展“轨道”。以前,本山大叔与范伟、高秀敏、宋丹丹等人合作的时候都是强强联手,故而作品极为严谨。后来的发展如我们所见,演员由“赵家班”完全取代,本山大叔的小品也就越来越像“二人转”了,走下坡路已经在所难免。但我不明白的是,“小品王”为什么总能屹立不倒,那个一等奖又是怎么评出来的?    

    古时候,街头卖艺的很多,观众一般都是普通老百姓。演得好的时候,人群中就会有人呐喊叫好。一旦演不好,也会有人喝倒彩,鼓倒掌,甚至还会有人“砸场子”。以前不理解,都不容易,何必要跟人家过不去呢!后来终于弄明白了,你就是吃那碗饭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就继续看,不好就走人。现在进步了,艺术已被搬上了舞台,搬上了银幕。喜欢不喜欢,你都得看,尤其是像春晚这样的舞台。我的疑问就是,如果那个《同桌的你》不是赵本山演的,也不是在春晚舞台,是不是还会有人愿意看呢?“砸场子”显然是不可能了,问题是老百姓不说好,春晚剧组却偏偏又给了个一等奖。是观众没品味,还是其他什么东东在作怪?值得深思!本来嘛,也就是个娱乐节目,目的无非是想调节一下老百姓的神经,让老百姓过个好年。如果老百姓不乐,这个一等奖还会有多大的意义呢!艺术是服务大众的,一旦艺术被权力和名气所左右,还真就不能算是大众艺术了!

    大众艺术,大众艺术,大众说了不算,谁说了算?

    全国人民都知道,本山大叔身体不太好,如果没有好的作品,我看干脆休息一下也未尝不可!(本文恕不回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