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远逝的那份宁静

(2009-10-05 18:58:50)
标签:

万里路

万卷书

宁静

杂谈

分类: 岁月情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所有读书人的最高精神追求!

但相对于古人来讲,前者似乎容易一些,后者却是难了许多。追寻远逝的那份宁静

很久以来,民间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现在可能不是这个样子了)。读万卷书,通过不断努力,应该是能够实现的。而行万里路,没有资金的支持和顽强的毅力是很难办得到的——交通不便利。

像孔子周游列国,坐着“普桑”的终究是少数,老子出函谷关也就骑了一头牛而已。但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大多数需要驾11号——两条腿。

因此,古人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作为共同的人生追求。甚至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难是可想而知的。

没办法,出不去就在家待着吧!看书,或者神游!追寻远逝的那份宁静

所以,古人大多宁静——没有浮躁的条件。这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思考多了,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差距。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宁静,博闻强记,思虑深远,文字大多严谨,玲珑剔透,意义悠长。

追寻远逝的那份宁静今人则不然,行万里路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即便游遍名山大川,想必也是办得到的。但恰恰相反的是,面对汗牛充栋的古今典籍,想读书能读书的人往往很少,读好读透更是困难了许多(就不要说读万卷书了)。大多数人想的是如何走出去长见识,在喧嚣的世界里凑热闹。却忽视了读书的快乐,宁寂的力量,浮躁也就难免了。故此,今人大多卿卿我我,少有惊世之作。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天壤的差别。

不知何时,我们才能找回那份——

久违了的宁静!追寻远逝的那份宁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仲秋咏月
后一篇:江湖那点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