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伴的日子
(2009-08-18 09:40:21)
标签:
小人书《水浒传》农活军事生活情感随笔 |
分类: 岁月情怀 |
与书结缘是从我的少年时代开始的。
那时侯,乡村的书店里摆满了“小人书”,每到星期天,我常常会独自走进书店,对着柜台里的连环画册出神的张望,家庭生活的窘迫,使我把能够得到一本“小人书”当作了一种最大的奢望,时常拿着手里已经攥出汗的一角钱,梦想着自己长大以后也能当一名图书管理员那该有多好。一角钱,放到现在当然不算什么,甚至还会不屑一顾,但对于那时侯的一个农村家庭来讲,却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我常常因为向母亲要一角钱而费尽心思,因为如果说要钱是为了买一本“小人书”,家里是绝不会同意的。于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捡破烂便成了我读书以外的主要任务,当我把捡破烂卖的钱换成一本本“小人书”的时候,幸福的暖流便会涌遍全身,迫不及待地边走边看,就像几天不曾吃饱,猛然间看到了雪白的馒头,哪里还顾得上羞涩,除了激动以外,一切的艰辛和委屈早已抛到了九宵云外。
上初中的时候,我迷恋上了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全传》等是我当时最喜爱的读物,买是买不起的,价格太贵(其实并不贵,两块多钱一本),因为在书店里只看不买而时时遭受白眼和斥责。因此,借书便成了我读书的惟一渠道,常因向别人借一本书而死乞硬缠,苦苦哀求。记得有一次,为了向同学的哥哥借一本《水浒传》,硬是跟人家走了五六里路,说了不少感谢的话,才像捧着宝贝似的边看边往家赶,到家一看,一家人正因为找不到我急得团团转,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顿埋怨。年龄慢慢长大了,农村的孩子十二、三岁就已经是干农活的壮劳力了,于是田间地头便成了我看书的好地方。俗话说:一心不可两用。因为常常沉浸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不能自顾,忘记了父母交给的农活,每当这时,总免不了父母的一番数落,乡亲们善意地说:这孩子,都快成书呆子了!
十八岁那年,我与许多社会青年一样,带着一生的梦想报名参军了。一到部队,当班长帮我打开背包的时候,发现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我这个还没有参加过一天军事生活的新兵第一次受到了班长的表扬。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紧张的新训生活之后,我们下到了中队,第二年我有幸被选为中队文书,于是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些优越感,因为我还要负责中队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这无疑给我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几年时间里,我几乎读完了中队图书室所有的图书,置身书海之中,忘记了所有的烦恼。环境的滋养使我变得越来越成熟,工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就在当兵的第四年,我因为工作突出破格提干。当了干部,肩上的担子重了,但我深知,要干好工作,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当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立即义无返顾地去了书店。从此以后,每月拿出五十元钱买书便成了我一生的习惯。
军旅生活十几年,无论从一个岗位调入另一个岗位,来来往往,丢弃了许多东西,但惟有书籍却永远伴随着我,我知道,读书对于我来讲,已永远难以割舍。如今,生活已不再窘迫,家中的书已相当可观了,茶余饭后,拿一本书浏览一下,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读书,为我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书,使我明白了物质以外还有许多值得追求的东西;读书,使我增强了自信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波折,不再彷徨和迷茫。与书相伴的日子,我永远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