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朋友邀约一起去莲花山公园游玩去,想着涵爸在家就一起去了,朋友有车所以很快就到了,涵宝很开心,心里想着以为又可以玩滑梯和跷跷板了,以前去的沙河公园就有儿童玩乐场,而这个公园是没有这类设施的,涵爸带涵宝和佳姐一家先上山顶了,佳妈说涵宝很厉害自己登上山顶的,佳妈在一旁鼓励着,离开妈妈的涵宝好像更比较乖呢,看到妈妈涵宝就一直在说要玩滑滑梯,我只能说这个公园没有滑滑梯.涵宝很失望.
已经到中午了,大家准备下山了,涵宝跟着大家一起下去了,在下山的路上宝贝一边玩一边下,到处看看,在中途看到一位断臂老人在路边乞讨,觉得很惊讶,就站在那不动了,爸爸过去牵涵宝的手说道"宝贝,快点走哦,阿姨们都下去了"涵宝才回过神来.就问爸爸:爸爸,那是谁呢?爸爸说:“那是别人,但涵涵可以叫他伯伯的”接下来涵宝又问“爸爸,那伯伯的手怎么了”爸爸说“伯伯的手断了”涵宝好像还不太怎么了解断了会怎么样。到了山下涵宝就没在接着问了,妈妈以为涵宝就这样接受了。可能是太累了涵宝趴在爸爸身上睡着了。
回到家里涵宝就醒了,什么也没做就坐在床沿问问题了,下面就是涵宝的问题和涵妈的回答:
涵:妈妈,那伯伯的手怎么了?
妈妈:伯伯的手断了。
涵:他的手怎么断的呢?
妈妈:伯伯可能做了危险的动作,比如被大的东西压到了,被电触到过,还可能被汽车撞过,这些都是危险的事。像涵涵现在还小也不能去动厨房里的煤气和煮饭的锅还有插座哦!
涵:涵涵以后也不去动危险的东西了,涵涵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就可以弄了,就跟妈妈一起做饭好不好?
妈妈:好。
涵:妈妈那伯伯的手为什么会抖呢?(因为那位断臂老人的手臂还有半截在抖动)
妈妈:这可能是手断掉后医生也看不好才留下的后遗症(似懂非懂)
涵:那他的手臂给谁了呢?
妈妈:那手没有给谁啊,手断了没有及时接上去就没有用了,医院就给处理掉了。
涵:医院怎么处理掉的呢?
妈妈:医院有专门的地方存放或者给埋到土里面了。
涵:为什么要埋到土里面呢?
妈妈:这些等涵长大了读书了就可以知道了,妈妈现在跟你讲了你也不是很清楚啊,是不是?
涵:那涵涵要上幼儿园,要上大学要学好多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了吗?
妈妈:是的,涵涵以后要努力学习才好噢,学到好多东西以后就比妈妈还厉害了。
涵:那伯伯前面怎么又个盆子呢?那盆子里面怎么又钱呢?
妈妈:那些钱是好心的叔叔阿姨给伯伯的,伯伯的手断掉了做不了事就赚不了钱买饭吃了.
涵:哦!
唉,总算是停住了,没发问了,再问妈妈也无言以对了。虽然这些问题有时是非常幼稚和简单的,甚至滑稽的。要善于启发孩子提问,并给予简单明了的回答。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啊。
涵宝快两岁半了,有时得问题真的让涵爸涵妈难以招架,但是还得耐心的回答,即不能嘲笑,讽刺,更不能不懂装懂乱说一气,哄骗孩子。做为父母得加油充电才行,多阅读育儿方面的知识了,以备涵宝的不定时的提问。
欣赏相片啰!!!

我来吹个泡泡给你看看!

动作摆好了,我给你拍一张啦!!

坐在爸爸肩膀上看的比爸爸还更远呢!!

来笑一个,跟我这样笑笑!!

这相机好重,我都有点拿不动了!!

你们照相不,免费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