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的鸟鸣
—自驾·西部万里行(4)

从西宁出发,摇摇晃晃的又过去了大半天,车还一直晃悠在世界上最烂的路上,自从两个小时前误打误撞的走入这条路后,我们的眼前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正常的公路,只能看见或大或小的石子伴随着或大或小的坑狰狞的试图拦截我们的去路。
我百无聊赖的趴在窗户上,远处,是一片跟天相接的淡蓝色,那蓝色,仿佛是虚幻的,时常在不轻易间突然闪现,等你用心去看,却毫无一点蓝色的样子。
那如宝石般若隐若现的蓝色,就是无边无际的青海湖。
车气喘吁吁的碰撞在石头上,尖利的摩擦声不绝于耳,轮胎后面烟尘滚滚,车发出的声响,仿佛是一种凄厉的抗议,抗议这条路如此的破旧。
远眺着天边的那一抹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醒来时,日头早已偏西了,车也啸叫着停在了鸟岛上。
老爸大叫一声,欢呼雀跃的扛着相机就跳下了车,还没等他的脚在地面上站热,又稀里哗啦的翻身爬到了车上,冻得上牙直碰下牙,还不时的打着冷战。
老爸将后尾箱打开,抖抖索索的把能穿的东西都裹到了自己的身上,里面是一层衬衣,继而是冲锋衣,外套,头上还包着一个毛毯。折腾了好一阵子,老爸才过来接我和老妈下车。
只见老爸完全不像汉族人了,头上顶着个大毛毯,脸几乎都埋在了一大堆衣服和毛毯之间,他也完全不顾自己的穿着,像极了一个藏族人。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老妈已经强行将披肩包在了我的头上。
闹了好久,才安静下来去看面前的青海湖,她大的仿佛没有边际,闪耀着淡蓝色光辉的水波轻轻的拍打在乱石滩上,那飘动的水波,仿佛锦缎般,光滑柔软,波澜不惊,一碧万顷。
青海湖上的波纹,仿佛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涟漪,也仿佛鸟儿起飞前那瞬间的凝息……
我兴致勃勃的跑到乱石滩上,朝着蔚蓝色的青海湖又蹦又跳,我真想张开双臂走进青海湖,去拥抱她的柔情,她的平静。但吹在身上的料峭寒风,却让我忍不住想缩成一团前进。
几只黑色的鸬鹚,从湖面上飞驰而去,身后的波纹轻轻的荡漾开来,还有几只,从湖面上掠过,羽毛微微点点水,又朝着湖边隔绝了乱石滩的悬崖峭壁鸣叫着飞去。它们黑色的羽毛和青海湖的波涛一样柔软。
我走上了木质的台阶,身体被裹在厚重的披肩和冲锋衣里,不由得一口一口沉重的喘着粗气,看着逐渐暗淡的天空,看着那一面明镜般的青海湖,我的心里不知道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便低头去看青海湖。
她太美了,我简直要大声的叫出她的美丽,但我的嘴无助的张着,用尽多大的力气,也发不出一点声音来,只能呆滞的看着那片将我的心牢牢勾住的无边际的蓝。
大美无声。
继续走,从木阶的旁边传来了声声厚重但并不悦耳的鸟鸣,鸟鸣浑厚的回荡在湖面上,声音触及青海湖那轻轻泛起的波涛,便突然间变得柔和。
走上木阶的最顶端,我抬头去看,面前耸立着一块巨石,青海湖从巨石的低端缓缓的流过,巨石上,栖息着数不尽的黑色的鸬鹚,都迎着夕阳张开它们黑色的翅膀,满足的叫着,逆光起舞。
它们形态不一,动作不一,却都有着亮黄色的尖嘴,也都有着那团在脑袋上如花般盛开的绒毛,那脖子,仿佛鸭,也那样伸着,努力的伸着。
鸬鹚们的身体仿佛铺的是一层天鹅绒,当它们从青海湖里捕鱼归来时,只有身体上的水珠是凝固起来的,其他地方的水珠却变成了一片一片流动的液体。
鸬鹚们不漂亮,但是却为青海湖添上了最漂亮的景致。
我看着鸬鹚,听着它们沙哑但却有力的鸣叫,看着他们为了一条小鱼而伸出亮黄色的尖嘴噼噼啪啪的啄,看着他们将头插在翅膀里休息的憨态,看着他们展开歌喉,迎着夕阳大声唱歌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到了自然界的美,展示在这些鸬鹚身上的美。
一只只鸬鹚沐浴在夕阳中,聚集在那巨石的最顶端,鸟鸣无节奏的传入我的耳朵,我却早已听不见,因为,被这眼前的大美所无声无息的折服。
一只只鸬鹚飞离巨石,在青海湖上空盘旋,低低的盘旋,那叫声融入了波涛,让波涛也随之雀跃起来,青海湖温柔的注视着鸬鹚,任凭那些鸟鸣如珍珠般洒落在青海湖里。
我看了一会儿,便将眼神转开,去看那些附着在岩壁上的鸬鹚,它们也唱着歌,大声的叫着,将头努力的探出巢穴,在夕阳下,鸣叫着的鸬鹚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投射在镜子一般清澈的湖面上。
我离开了鸟岛,但耳边却久久的回荡着鸬鹚那欢快的鸟鸣。
车上已经反霜了,高原夜晚的寒冷,是我们所不能够想象的。
车呼啸着离开了鸣叫的鸬鹚,也离开了那些珍珠般洒落在湖上的鸟鸣。
啊,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什么地方的夜晚如此的寒冷?是什么地方的美食如此的耐人寻味?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让我慨叹?又是什么地方的夜色与深圳有着天壤之别?
请看下集:自驾·西部万里行(5)——草原第一夜

原子城,接受爱国教育

天边的那抹兰,青海湖,我们来了

海天一色,大美无言


湖边的精灵

他们三也在看湖

让一让,哥回来了

夕阳中的鸟岛


晚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