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的餐前小聚和尴尬的晚餐

标签:
法国人饮食习惯恋爱情感涉外婚姻 |
分类: 关于嫁给法国人的那点事儿 |
记得和我先生交往之初,晚餐是个尴尬的问题。并不是因为谈恋爱为要不要一起晚餐而左右为难,也不是因为是否对方有什么怪癖。对于习惯了晚七点前吃饭的老实的中国孩子,面对法国人的晚餐习惯真不仅是无法理解,更是无可奈何。
法国人喜欢在晚上正餐前要先喝点小酒,吃点零食,花上很长时间和朋友八卦一下最近听到看到的新闻。请注意,我所说的不是那种坐在桌前享用的"开胃酒"和"开胃菜"!如果时间充裕,这个晚餐前的小聚可以长达2-3个小时!比如一个懒散的周六,几个人凑在一起可以从5、6点中就开始,一直持续到7、8点,然后快到9点了才会开始讨论晚餐如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Aperitif,简称Apero,如果让我来翻译,个人认为最为恰当的描述应该为"餐前小聚"。
起初,法国人的"餐前小聚"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场Party,这和法国人爱喝酒、爱在喝酒时和朋友分享趣闻、爱花时间和朋友家人泡在一起有关,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交际明星,而且芝麻大的小事也能聊上几个小时。一般简单的Apero可以只有饮料,比如啤酒、茴香酒(pastis)、葡萄酒、suze
(龙胆酒为底的法国原产甜酒)、kir
(白葡萄酒和红梅浆果糖浆调兑成,味道略甜)、甚至特别的时候,比如圣诞节,可以用香槟来代替...餐前酒的选择有很多,小孩也可以喝果汁,夏天的时候绿色的薄荷糖浆对水的饮料也很受欢迎。如果人多一些,又有时间的话,一般主人也会准备法国风干生肉(saucisson,如上图),奶酪,法棍,橄榄,油浸彩椒,鹅肝酱等等冷食来搭配。你看,这些林林总总的美酒美食,就已经可以当作晚餐正餐了吧?更何况,向来注重养生,吃得清淡的传统中国人,应该更难以接受这样的饮食习惯。
和我先生的朋友混熟后,几乎每周平时下班后的2-3个晚上,都可以是这样度过:8点左右下班后,到家(当时他还是和朋友合住)第一件事,就是开一瓶葡萄酒或者开胃酒,切几片风干生肉,围着家里的吧台或者有时候是在客厅的茶几周围,边聊边吃边喝。1个小时后,在我的不断催促下,才开始讨论晚餐如何解决,于是又是半个小时,终于9点半后,我们决定三里屯的某餐厅用晚餐,当我们真的用到正餐时,已经是晚上10点了,而我,要么就是早已饥肠辘辘,要么就是不得已在9点就被灌了酒饱的人,还要不要吃晚餐确实成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不过,生活就是这样,要么你改变环境,要么环境改变你,往往后者为胜。饮食习惯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对女生,更是为了体型而在意饮食习惯是否健康,更何况,如果两个人"吃"不到一块,那在一起生活确实会是大问题。经过几年的磨合,如今的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晚餐的平衡点,用餐时间大大提前(最近惊讶的发现晚上7点半用正餐我先生也能欣然接受),而我也漫漫习惯了正餐前喝点小酒吃点小零食的"好习惯",当然,这转变的过程还是要自己去经历的。
Bon'apétit!
前一篇:[转载]终于发出来了《年份说》
后一篇:让人顿感错乱的法式亲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