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后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标签:
健康养生杂谈养肝茶 |
分类: 养生/治病 |
以前的人生病了,亲友探望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好好休息”,“休息”其实是为了身心合一。
我们现在的人太“劳心”,抬头有电视电脑,低头有手机,心神常常游离在身体之外。
今年清明节上伽南老师的茶薰课时,整个课程的核心就是“觉知”自己的身体。茶薰是帮助自己找回身体的觉知、和自己对话连接的一种方式。
现在的人生病了,不是关注自己的身体,而是关注“我想快点要孩子” “我怕耽误谈对象”。
我曾经也问过“医生,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呀?” “医生,这个大概要多久治好?”,医生头也不抬,根本不理会我。
当年我觉得医生的态度很差,现在我完全理解她了,“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有标准答案吗?没有,恐怕只有对自己的身体有足够的觉知和敏感,才能找到原因。
什么是“觉知”?咱们不提佛法,不来玄学,说简单点:
吃饭时你专注于咀嚼,体会到了米饭的丝丝甘甜,你就处于觉知状态;
和朋友聊天时,你认真倾听,进行着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滋养着彼此的情感世界,就处在觉知状态;
“一心一意、专注当下”其实非常滋养身心,而一心二用、心不在焉的状态很内耗。
当你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时,是不是根本就不记得食物是什么味道?
当你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想着其他的事情,是不是心里会升起烦躁感?
我在2013-2015年期间的新浪博客里反复提到要反省自己的病因,其实粗略地找出病因很容易: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工作紧张、压力太大、情绪失控……
可是这些原因背后的原因呢?
“今天朋友聚餐,所以吃喝多了”
“昨晚加班太晚了,今天好困”
“最近公司上了一个新项目,压力好大。”
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它们曾经不止一次出现在我2013年之前的生活场景里。
我们都是一群被生活的洪流裹挟前行的微生物,如果不学会思考和觉知,你的内在一直“无知无明”,那么就只能被动地过着这种被大环境支配的无序生活。长期生活在“无知无明”状态,必然身心分离,结果必然生病。
看过一个视频短片,说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你成为一个保持清醒觉知、不随波逐流的人。
如果你保持“觉知”,你不会刷微博、追剧到深夜伤身体;
如果你保持“觉知”,你不会无节制吃垃圾食品懒癌不运动;
如果你保持”觉知”,你不会恶语伤人出言不逊无理取闹;
当有觉知时,你会感觉身体里面血脉的运行、意识的流动、念头的起伏。
只有建立了觉知,你才会了解自己,才会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
伽南老师的茶熏课,以茶入道,实质是通过茶来唤醒觉知,体验当下。
我们上茶熏课时,喝的是课程组提供的扶阳茶,后来闺蜜小夕自己在家里做茶熏时,说用我的养肝茶效果也很好。
我就是这样啊,总想着把一样东西物尽其用,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捂脸)。
我教大家一个简易版的用养肝茶做茶熏的方法:用保温杯泡好后,脸部凑到杯口,用鼻子呼吸茶气,深呼吸,一口气沉到丹田,如此反复。感受这股药气经由鼻腔进入体内,一直沉到腹部。这个过程,也能练习觉知。
这个方法不受场地局限,任何时候可做,拿去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