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3.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十大数学难题难倒了全世界(9)
(2018-08-02 06:48:03)
标签:
相对论应用黎曼函数教育交流互动 |
分类: 科学论坛 |
(九)、哥德巴赫猜想
1 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哥德巴赫写信将这个问题告诉给意大利大数学家欧拉,并请他帮助作出证明。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最后,陈景润的“足夠大的一个素数与二个素数乘积之和为偶数”论文于1973年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第17期上,这一成果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重视,从而使中国的数论研究跃居世界领先地位,陈景润的有关理论被称为“陈氏定理(称1+2)”。中国数学家王元等认为(1+2)与(1+1)之间,看起來只有一步之遥,但绝不是传统数学方法的简单推进,必存在一个数学方法的大跨越,目前难以企及。
汪一平的《黎曼函数与相对论构造》刊登(JMSS/1)(2018年1月25日出版)
1900年世界数学大会上希尔尔伯特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并入黎曼猜想课题中。应用圆对数方程——“没有具体元素内容的算术四则运算,证明黎曼猜想。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把一个足够大的素数可以展开为足够多的素数元素,作为二个不同素数的多项式方程,转换为相对平衡的任意高幂维次方程,称圆对数方程,通过圆对数方程的互逆性、同构性、单元性、极限(临界点),获得证明:当(K=+1)黎曼猜想的非正常零点处处都是{1/2}K(Z±S-N)。当(K=-1)时{1/2}K(Z±S-N) = {2}K(Z±S+N),得到任意二个素数之和永为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