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备

(2022-06-06 12:55:01)
分类: 悠悠岁月

 

老向啊,不知是这一向确实没有什么让我有写的东西,还是决定要提早和你说我的经历,反正事实是,当真到了要写东西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一个主题的文章,肯定是写不出来的.一方面我佩服自己想到了这个办法,让我不会在时间来了的时候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你也别太得意,不是我硬要和你说话,是我自己有困难了才想到你.不过,老向,如果要说起知心朋友的话,除了你,没有哪一个达到了这个程度.想当年我第一次买房子,几万块钱就让我一筹莫展,有一个同学兼朋友答应了要借五千块的,临了却被其妻子否决了,而你却无声无息的主动借了我一万块.这份情谊,我是一直记得的.说到这里,又情不自禁的动感情了.

参加工作了,慢慢的对我要从事的工作有了了解.所谓经营管理,其实是以前的财会辅导,现在改叫农经服务中心了.说是经营管理,在田心坪这样的乡镇,唯一的内容就是协助村里会计把账务处理好,而村里的经济合同管理,基本上是没有的,集体经济哪怕到现在也很少.当时村里的经济合同,一是标的款少,二是时间长,简单得很.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要驻村,我驻的第一个村当然是你们桃子村.然后,要参加乡里的中心工作,那时候,田心乡分成了四个片,在片长的带领下,搞集中行动.这样理清楚,还是后来才领会的,当时懵懂得很,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久以后,就到市委党校参加新干部入门培训.培训的内容记不太清了,主要是当干部的一些基本要领,注意事项,纪律要求.当年入职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是太多,大家在一起相互认识.有一个中南大学毕业的,很有意思,他非常鲜明的提了一个观点,说是这个党只会维持五十年.当时我就笑话他,为什么这么肯定,六十年不行吗?四十年也有可能.事实是,直到现在,根本看不到他预测的任何迹象.又参加了三天的由经管总站组织的业务学习.现在回想起来,整个的学习时间难超过十个小时,不过我还真的学了进去,对财务会计的最为基本的知识掌握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到现在我依然记得.以前的记账方式主要是收付式,还有什么旗盘式,那时就都要把方式改过来.村里的老会计很难适应,我一个新手,不存在阻碍,记账,过账,做平衡表,模拟时就可以了.并且亲手到牛角山村帮助做了一回,结果一气呵成,兴奋得不得了.其实就会计做账而言,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根本没法和小子的注会比较.

虽然高考时我的数学得了满分,但对从事数字工作,我是很笨的,心里也反感.可是,这是我的工作,只得适应.特意买了一个算盘,在寝室里反复练习,练打三十六个钱,其实就是从一累加到一百,减法和乘除法,一直就没练好,但这三十六个钱,我打的很滑溜.一到晚上,算盘珠子相互碰撞的声音传到了隔壁,领导对我的这个做法很赏识.除了准备基本的技能外,坚持了日记的习惯,把当天发生的事和心得都记了下来,有一位老领导,当时是人大主席,他无意间发现了我的这个习惯,高度肯定,认为我是在用心工作和生活.还别说,当年我就注意锻炼身体,坚持了跑步.

当时,乡政府组织了专门的财务清理小组,对水利站的财务问题进行审计,说是前任站长贪污了公款.有一位请来的村里的老会计对我说,他太低级了,直接就是收入不入账,肯定不行,要想贪,应该在账务处理时想点高级的办法,然后说他有办法.我对他的这个说法很感兴趣,就问他应该用什么办法,他却故作高深,没有和我明说.现在我明白,收入不入账的做法当然不行,那些有本事的人通过做假账或者用发票的方式要隐蔽些,但假的一定真不了.我和他们一起到村里去调查过外账,算是对会计工作有初步的认识.乡政府食堂的伙食比较差,好像是两毛钱一餐,到了村里,肯定能吃点好的,我就放肆的吃,有一餐吃的太多,撑得肚子不好受.其实那时候,在我们这个地方,吃饱还是没问题,可饥饿的记忆还非常深刻,加上食堂差一点,到了有机会大吃的时候,吃相就有点难看了.

就这样,老向,我的职业生涯就开始了.那时候我没有引路人,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应对.凭着自己的理解,要学习,要勤奋,要诚实,就这样去摸索,这样去实践.不像我家小子,在他入职前,我写了好大一篇文章,告诉他应该如何应对,注意哪些事项.现在组织部门已经有针对性的出台了一些措施,要引导新入职的人如何走好人生第一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凭我的经验,人生的第一个导师非常重要,他后来,不同程度的会有他内心里认定的导师的影子.这样,会减少走一些弯路,帮助他更快的成长.可惜我没有这样的福气,要有,也是第二年来了一位新乡长的事了,以后再说这件事.

刚开始工作,虽然对前景完全不确定,可也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不知道有什么压力,这和现在有点像.我段时间忙碌一点,可那是事务性工作,除非要操点心,一到下班,我可以不管不顾了,和当年在乡镇时完全不一样.正因为如此,下班之后搞点小开心,也是常态.前几天是端午假期,放肆的玩了个够.特别是昨天的牌局,出现了我见到的第一次,我的一个同学,他一直手气好,嬴了过去我们从没见过的数量.在底数不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情况真是特例.我知道,你从不玩牌,可我自从到湄江后,就学着玩起来了.而且我还把它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来认识,这是防老年痴呆的一个办法之一,当然是赌局要小一点,要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还有,一个地方在玩牌方面的风气,和这个地方的主官的爱好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时兴红胡,也就是原来的跑胡子,打法有区别,就是原来市里的一位主要领导有这个偏好,大家都学着来.在我们这个传统社会,官场风气历来就是社会风气的先导,因此官场正才能社会正,政府下大力气抓作风建设,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

老向啊,接下来我们就要见面了.你知道我对你的第一印象吗?你能猜到吗?吊一下你的胃口,这些天你好好琢磨吧,不然你没事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入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