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诚家庭教育——和孩子沟通,你会?

前天,我亲眼见到这样一幕:儿子放学刚进家门,妈妈立马就问:“今天是不是又不好好学习了?”结果孩子拎着书包,掉头就走。妈妈的确很有诚意跟孩子沟通,然而这个方法却很难见效。见面就质问孩子,他的自我防御机制就会立即启动,接下来无论父母再说什么,听到孩子耳中,就全成了恶意的批评。因此,家长们和孩子说话,其原理如同和陌生人见面认识一样,先要寒暄,得有谈话预热的动作,要等到彼此建立了值得信赖的谈话氛围之后,再开始主题沟通。
来看看,沟通热身的步骤有哪几步:
用愉快的语调和孩子打招呼;
察言观色,确定孩子有心情及时间说话;
问孩子现在是否能和他聊聊,征求他的同意;
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爸妈一开口,通常说的都是:“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啊?”“学习得好不好啊?”“能不能减少打游戏的时间啊?”说来说去,这些话题有共同特性——都是爸妈感兴趣的事。
孩子懒得开口回应的原因是,他根本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既然不感兴趣,那他干嘛要接话呢?
一个妈妈,在多次和孩子面对面沟通无效之后,从开始的多加责骂,转变为后来的自怨自艾,感觉十分挫败。终于,她想通了,决定改变战略。她开始积极接近孩子的内心,学习上网,并收集了很多孩子喜欢的明星之最新活动消息,然后用微信发给孩子。不难想象孩子收到的时候有多惊讶!而这个友善的举动,也让孩子理解,父母亲真的很关心他。
所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和内容去跟孩子交流,就能为亲密的亲子沟通做好成功的暖身。
真诚地倾听孩子心声。
对青春期内心动荡不安的孩子来说,父母亲不带价值判断的倾听,是让他们建立沟通意愿及信任的重要基础。
如果孩子告诉你,“我不想上学了。”你会如何回应?“你怎么可以这么懒!”“你怎么可以不负责任!”这些都是带价值判断的反应。孩子受到批评,对与父母沟通的意愿就大打折扣。
不带评价的倾听做法,则会营造安全的谈话氛围,让孩子愿意敞开心胸。
“你的意思是说,你最近对上学不太感兴趣了,是吗?”然后再问他:“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原因吗?”让孩子继续把他心里面的话告诉你。
如果父母能这么说,孩子就会知道,如果他有心理困扰,爸妈在任何时候都会抱着支持的态度听他说话。当孩子知道父母是抱持着这样的态度,他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分享心事了。
谢谢孩子愿意分享。
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如果他善意地回应了父母的沟通邀约,老爸老妈应该谢谢他的努力。不妨这么说:“宝贝,谢谢你告诉我今天学校发生的事情。”对孩子的沟通努力表达谢意,一方面表达出了对他的尊重(他当然有权决定心事要和谁说),同时也会鼓励他下次再度与父母交流。
学会了以上的方式来跟孩子互动,就能比较有效地打破亲子沟通的僵局,让孩子能够轻松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
如果你没听过我的现场讲座,那么请走进我的千聊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吧!100多堂家庭教育课程,尽在“忠诚家庭教育”千聊系列课程中,说不定其中某一堂课程就是专门为你所讲,只要扫描下面二维码就可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