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怎样帮助孩子

(2017-04-07 20:36:51)

到底怎样帮助孩子

王忠诚/问   

    一位妈妈让孩子到楼下去取报纸,儿子高兴地下了楼,可是妈妈不放心,就悄悄跟在儿子身后,儿子走到楼下,回头一见妈妈,“哇”的一声哭了。“你信不过我?你盯梢?”妈妈忙解释说:“不,不是的,妈妈是怕你摔倒。”“你就是不  信我,就是不信我。”儿子哭得更厉害了。

    报纸没拿成,反倒惹孩子大哭了一场。

    这事儿看起来虽小,但是,却反映出一个道理——不信任孩子。

    不要小看了这事儿,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想尝试着做任何事情,但父母因为管得太多、太严,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还体验不到自己做事情的经历,就会慢慢变得胆小、孤僻。

    作为父母,你是否认真地考虑过,如何帮助孩子?是全方位代替孩子做事情,还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是证明家长行,还是让孩子证明自己行?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是扶着走路,还是给孩子一根拐杖自己学着走路?……

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是自愿为孩子做事情,而是心甘情愿地去做,认为这样多替孩子做一些,孩子就少动一次手,少辛苦一些。他们没有想到,让孩子“动手”去“辛苦”也是一种学习,一种体验。不去学习,不去体验,你怎么能够知道孩子会迈过这条小水渠?《小马过河》的道理不能不引起家长的反思。只要孩子“动手”了,“辛苦”了,获得的知识才能记忆更深,我们的家长常常是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也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证明自己“行”的机会。

    现在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一门特长,逼迫孩子上各类“兴趣班”。当家长的不是在一旁鼓励,而是在一旁指指点点,还说些挖苦讽刺的话,孩子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哪还有什么兴趣学习?其实,这些家长们不明白,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最需要的不是你的“包办代替”,而是需要你的“大胆放手”,不信?试试!

孩子上学,父母要重视家、校联系,要主动去学校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情况,积极与老师取得配合,抓紧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对孩子的缺点和毛病,父母不要护短,不论老师怎样评价孩子的不足,都要相信老师的,要尊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始终和学校老师保持一致。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先批评自己的孩子,先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决不要去无理取闹或是得理不饶人,让孩子养成严于律己的品格。

其实,相信自己的孩子这并没有错,但是为了让父母全面客观地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所以要经常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这对孩子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也是家长对孩子关爱和负责的体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一定好处的。只要是遇见有关老师,父母都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仅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况,而且还要向其他教师了解,这样综合起来看,才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做到心中有数。

不要用金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不要给孩子许诺考试得到多少分,就给发多少奖金。读书学习是孩子应该完成的首要任务,学习成绩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作为正在上学的孩子,你不好好学习还能干什么?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出钱供你读书,你如果不认真学习,争取优秀的成绩,你又对得起谁?

 

 

 

欢迎加入“父母成长”会员,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无论你在那里,距离都不是问题,当孩子教育遇到困惑,请速速与我们联系。只需加微信号:wzhch321,允许后进到“父母成长群”即可。年会员费仅仅象征性的收380元。380元能买到什么?教授可以为你服务一年。这里天天有教育方法支招、每周三晚7-8点父母微课堂直播讲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