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刚刚与一位家长通完电话,头疼中...
她是早期移民,持绿卡20多年了,女儿是美国公民。
她的女儿今年申请大学。一两个月前,她带着女儿来找我,请我看她女儿的申请文章。
她的女儿说自己喜欢文学。我看了她的申请文章,感觉每一个字在离开她的笔尖或者键盘之后,都立刻原地躺倒了,即使鞭抽,也不站起来。整篇文章好像快要收割的庄稼遭遇了一场来势凶猛的冰雹,连片倒地,人力无法使其恢复应有的站姿。
家长说找了目标名校的招生官,招生官给了修改意见。我读了那“招生官”的意见,为那位学生感到悲凉,但既然是家长引以为自豪的“关系”,我也不便深说,只是说这文章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她也许真的相信那是“招生官”,不论这位“招生官”是哪路神仙,那意见比她女儿文章倒地的姿势更不忍睹,简直就是从子宫里一下子摔下来,而且摔得十分残酷。
她当时并没有付费正式请我做申请顾问,我还是不吝提出修改意见。她们离开之后,再没有来找过我。
她们还是相信“招生官”。
她的女儿被“招生官”那所目标名校拒绝了,她们也不再提“招生官”了。今天下午,她又来找我,我正在带儿子打冰球,约定晚上再谈。
她的女儿正在申请另一所名校,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
在晚上通话之前,我读了她女儿的申请文章。文不对题,并且有多处无法理解,不知什么原因导致她会一下子岔开,好像坚决地走上一条邪路,十头牛也拽不回来,比如突然就提到她的父亲,然后紧接着介绍她的父亲在中国如何如何商业成功。(晚上通话时得知,这是中国留学申请中介机构的“杰作”。很多留学中介机构固然很不负责,但是我怀疑他们之所以这样写,也许是因为家长坚决要求这样写。对于自负的家长,也只能“尊重”他们的意见。)
然后我又打开一份推荐信,是她女儿的父亲的集团公司写给目标学校的,称该集团和目标学校有合作,请学校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他的女儿,语气狂傲。
读罢这份中文推荐信,我的血压一下子就上来了,头开始隐隐作痛,不到一千字的介绍信,没有一句是通的,一句也没有,这个实在太离谱。
像这样赚了一点钱就狂妄到以为可以干预美国大学申请的,还是头一回遇到。
然后我又打开她发来的这所目标名校的一位“院长”关于申请该校的文章的修改意见。完全是胡说八道,完全是一派胡言。美国骗子太多了,“招生官”、“院长”亲自出马修改申请人的文章,顾某不知他们到底骗多少钱?骗钱还能理解,耽误人家孩子的前程,这些畜生难道每晚还睡得那么踏实?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自以为关系通天完全中国作派的家长,骗子如果放过他/她们,那是骗子们的失职。
祝愿这个孩子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