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旭磊十二记

标签:
生日办公室飞行员音响从小 |
沙旭磊,生于1970年4月18日,殁于2013年4月7日。北京印刷学院毕业,2002年至今就职于北京青年报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我曾经在北青物流的办公例会上,说小沙是“沙圣人”,因为他的人品“完美无缺”,符合圣人“止于至善”的要求。大家听了,一齐扭头看小沙,小沙笑了笑说,哪儿啊——
我刚到北青物流工作的时候,小沙建议组织大家爬香山。他当时40分钟可以走一个来回。我们去了。爬山路上,小沙一会儿在队前,一会儿在队后,一直张罗着照顾大家。当时他只是北青物流的一名普通员工。我看了,心里一动,问他,你上学时是学生干部吗?小沙告诉我,他从小到大都是学生干部,读书时就入党了。果然不出所料,每到年底北青物流评选先进时,只要小沙参选,肯定板上钉钉地占据一个席位。
小沙负责印务工作,我总是让他不停地做各种各样的表格,他只能在完成日常工作后加班做这些工作。我问他,你烦不烦?我老让你弄这些表格。他说,这些数据好比水泥砂浆砖头瓦块,我们要盖房子,就需要把这些砖头瓦块清点清楚,才知道能盖什么样的房子。
小沙在印务部工作,需要跑印刷厂,而印刷厂又分布在北京各个城区乃至郊区,交通很不方便。我让当时管车的同志把一辆车交给小沙使用。车钥匙小沙拿了一天,第二天就还回来了,说有困难,但可以克服。2006年以后,小沙成为印务部经理,又交给他一辆车使用。这一次他接受了。
因为小沙违反了公司什么规定,我在公司例会上让小沙站起来。小沙不明就里,一头雾水地站了起来,得知原委后还是笑了笑,会议过程中,弯腰记笔记。过了一会儿,他借接电话的机会出去了,直到会议结束,也没回来。会后我刚回到办公室,还没坐下,小沙敲门进来了,问我,还生气吗?
我在北青物流工作了整整八年八个月,只和小沙单独吃过一次饭。中间我们聊起音乐,我才知道他是发烧友——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音响,在音乐中起床洗漱。我调离北青物流时,小沙送给我一台收音机留作纪念,特意说明,这台收音机听音乐的效果最好。
2006年夏,从桂林到德天,坐在长途巴士上,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小沙坐在司机后面,马上站起来,对司机说,师傅,咱们没急事,不着急。
小沙不抽烟,不喝酒,不吃油炸食品、海鲜和猪肉,不打麻将,喜欢运动。爬山、徒步、自行车,常年不辍。按时作息,极有规律,对健康生活无比热爱。
2007年6月,在尼泊尔,小沙看到一群旅游的离退休老年人,北京口音,他很自然地坐在他们中间聊了起来。完了他对我说,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们一样啊!后来我总是和他开玩笑,说小沙已经设计好60岁以后的生活了,连知识储备都是为60岁以后准备的。
小沙没有小孩。有一次我们出去办事,路上太堵,大家在车里聊天,有人问起小沙为什么不要小孩?小沙说,还是自己先活明白了再说吧。
小沙喜欢摄影,我曾在办公室里用手机给他拍了一张照片,是小沙最常见的笑容和姿态,当时我们俩都很满意。但就是因为这个笑容和姿势太常见了,我觉得以后有机会拍到更理想的,于是顺手把照片删了……就在小沙离开的当天,我少年时代的朋友、诗人、画家赵红尘在微博里说:“我们看到美的一面,但无法看到更美的一面。”这像一句谶语,每一个字都敲击在我的心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说,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们都没有好好地告别。自我2003年4月15日到北青物流报到,直到2013年4月7日晨沙旭磊突发疾病猝然离世,我们结识仅差8天整整10年。这期间许许多多的画面铭刻在脑海里,小沙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但是我就是想不起我们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回忆不起最后说的一句话……
2013年4月7日早晨8时许,沙旭磊到单位以后,泡了一杯茶,和大家聊了几句,然后到报社吃早餐。那杯茶是他准备吃完早餐到公园散步回来后享用的。生命,源于生,止乎命。小沙没有回来,那杯茶一直放在他的办公桌上,颜色越来越深……
这一天,离沙旭磊43岁生日还有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