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挟尸要价》获奖凸显审美教育的缺失

(2010-08-23 09:30:43)
标签:

挟尸要价

审美教育

缺失

遗体

李玉泉

王守海

金镜头

摄影奖

教育

分类: 道德教育

     18日晚,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奖盛典在青岛开发区会议中心举行。在年度奖项的评选中,《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在网上发文,质疑这张照片被“误读”,19日,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发文对《挟尸要价》一图提出质疑,李玉泉认为“这是一张误读、从而对人们产生误导的一幅照片”,并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一瞬间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本人不在事发现场,不便对照片图文是否相符发表评论,我认为,即使照片图文相符反映的是事实,这样的照片也不能得奖。

    审美不仅仅建立在事件的真实性上,更应该考虑照片的社会影响,尤其是道德导向问题,这样的照片画面到底要突出宣传什么? 是突出宣传王守海吗?把打捞上来的方招的遗体用一条绳子绑住右手,用另一条带铁钩的绳子钩住T恤,久久将遗体横在水中,这样侮辱英雄遗体的画面,怎么能得奖呢???

    “《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这只能说明评委审美观的扭曲,不过这也难怪,这几十年的艺术招生都是文化分数低得不能再低了,学美术的除能够照葫芦画瓢以外能有多少文化素养?这样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当评委能评出有文化内涵的奖项出来吗?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责怪这些评委,只能怪我们的招生制度,怪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在艺术专业招生中不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在培养计划中缺乏道德审美教育,所以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大多“没文化”,要求这些“没文化”的评委评出有文化内涵、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来,那不是缘木求鱼吗?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1/11C0547ED53427671DFB79ABEA24328C.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