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待“贵人”不如期待好制度

(2009-12-20 11:21:28)
标签:

贵人

教育决策

教育部长

汉字整形

奴才

腐败

强奸

杂谈

分类: 时评

期待“贵人”不如期待好制度(文  富河)

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千家万户;教育是国家2大工作重点(国防、教育)之一。教育部长的更换之所以引起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其实是期望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能迅速得到改善。要推进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不是靠“贵人”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有好的制度来规范、管理和发展教育。鄙人认为,制度设计要从以下三方面切入:

首先,教育管理要真正实行“依法治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实施,拉开了依法治教的序幕,到目前已有七法一例,尤其是经过“五五”普法,公民的维权意识大大提高,然而,各级政府官员并没有把教育法当回事儿,把持媒体的“喉舌”缺乏法治意识,如新华网2009年12月17日晨竟然播发了标题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民众盼袁贵仁成教育"贵人"》的消息,把拯救教育的希望寄托在“贵人”身上是典型的人治思维,发这种标题的消息充分说明新华网的编辑和新华网的管理者一点法治观念也没有!没有好的法制来规范、管理和发展教育,只祈求出几个“贵人”来拯救教育无异于痴人说梦。

其次,制度设计要真正做到“还权于教”。在最近的一些评论中,有人列出一系列问题清单,抛给新任部长。如“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等成了网民的“五大期盼”。细看这些问题,按现在教育部长的权限,再厉害的“贵人”也解决不了其中的一个问题(这一点笔者在11月8日“中国教育不可能换个部长就好”的博文中已有详细论述,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3b6470100ful2.html)。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还权于教”。政府要把教育管理权、校长任命权、人事管理权、教材出版权(现在教材是教育部门编、教育部门用,养活的却是新闻出版部门)还给教育部门;教育管理部门要把办学自主权、教师管理权还给学校;学校要把教学监督权、入学选择权还给学生、还给家长。所以,政府应该做的是把教育管理权还给教育,教育部门所应该做的是把学校和社会的权力,分别归还给学校、归还给社会。只有发挥办学者、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教育积极性,以及保障办学者、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益,教育才能办好。

第三,教育决策要真正体现“问计于民”。新任教育部长也好,各级教育行政官员也好,决不能拍脑壳行事,应该把教育决策,纳入科学与民主程序。对于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任何决策,都应广泛调查、充分论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至今仍然在闭门“秘密造车”,造了1年多了还舍不得拿出来让公众讨论)。如果教育决策模式不改,仅依靠某些领导的“英明决策”,某些“奴才专家”的“科学论证”和“闭门造车”,是会经常有“为44个汉字整形”、“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之类的强奸民意的“丑闻”决策出笼的,这种决策模式是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此,期待“贵人”,不如期待好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