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借鉴意义
(2009-09-29 22:43:08)
标签:
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真善美圣健富高考中考教育 |
分类: 学校教育 |
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借鉴意义(富河/原创)
学习经历:小原国芳(1887~1977)13岁父母双亡,经亲友援助,读完小学。1905年考入鹿儿岛师范学校,毕业后于1909年考入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本科英语科,1913年毕业后任香川县师范学校教谕。1915年辞去教谕职务,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在这里接受了西田畿多郎的哲学、朝永三十郎的西洋哲学史、深田康算的美学、藤井健治郎的伦理学、小西重直的教育学、波多野精一的宗教哲学等,得到了名师的指导。1918年京都帝大毕业后,就任广岛高师附属小学校教务主任(理事)。1919年12月应泽柳政太郎邀请,前往私立成城小学任主事。(泽柳政太郎历任帝国大学总长、贵族院议员、文部次官、帝国教育会长等职,小原国芳与泽柳相遇,对他的前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办学经历:1921年由日本学术协会主办,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大礼堂召开了“八大教育主张大会”,小原国芳第一次以“全人教育论”为题,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主张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等6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这对日本全国新教育运动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1929年在东京郊外的多摩丘陵创立了玉川学园,竭力推行全人教育,到1946年创建玉川大学,至此终于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条龙的综合性学园。小原国芳把他毕生的精力用于玉川学园的建设和教育学术研究,对于日本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家。
全人教育: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非常丰富(他的庞大的著作与论文收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四十八卷),其特色和精髓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认为教育的理想在于创造真、善、美、圣、健、富六项价值,也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个方面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认为教育教学应遵循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原则、充分重视学生自学的原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与劳动体验的原则和师生亲密、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以“求真、求善、求美、求圣、求健、求富”为内容的全人素养。
小原国芳的真、善、美、圣、健、富六项教育比起我们的德、智、体、美更加直接具体,没有把“智”独立出来,而是把它融入真、善、美、圣、健、富六项教育之中,尤其是他的“身体教育在于健、生活教育在于富”的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紧密相连,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最大的收益者是“自己”,不努力学习、不锻炼身体、不学习致富本领害不了别人,只会害自己,让学生从内心萌生学习动力、焕发学习热情。他的幼儿园、小学教育多姿多彩,体育、活动、游戏是主要形式,他高薪从西欧聘请滑雪、舞蹈、艺术体操专家到玉川学园任教,对推动日本的全面体育运动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日本与我国文化同源,文字相近,小原国芳的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中小学教师学习、借鉴。